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先秦儒家贫困治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5 07:06
  先秦儒家贫困治理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公共行政学说的早期思想渊源之一。作为中国古代行政目标的核心,实现“民富国强”是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理想。自早期社会开始,广大劳动人民就在与自然的抗争中表达出对贫困的厌恶和对富裕生活、理想社会的向往。摆脱贫困也就成了劳苦大众在兹念兹的愿望和事业。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目睹了长期兼并战争和统治者暴政对百姓财富的剥夺,带着悲天悯人之心和襄扶国本之志,提出了一系列富民、惠民的政策主张,力图有效解决百姓普遍贫困的现实窘况。文章重点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儒家贫困治理思想:一是在理论基础上,先秦儒家贫困治理思想将民众的生存、欢乐与疾苦放在重要地位,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德哲学原理,体现着浓厚的人文主义关怀。他们继承商周以来的“敬德保民”的思想,秉持“以民为本”、“从民所欲”、“去民所恶”以及爱民、惠民、富民、藏富于民的精神,主张按照“礼”的制度规范安排,节制欲望合理消费,希冀成为摆脱贫困的实践原则。二是在贫困群体界定和贫困产生原因上,儒家划定出需要帮助的贫困(弱势)群体范围,并分析了贫困发生原因。三是在实施途径与机制上,先秦儒家为解决...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 研究方法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先秦儒家贫困治理思想的理论前提
    2.1 先秦儒家贫困治理的道德基础
        2.1.1 天地之间人为贵
        2.1.2 弱势群体优先
        2.1.3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2.2 先秦儒家贫困治理的施政原则
        2.2.1 反对聚敛,藏富于民
        2.2.2 治国以礼,公平分配
        2.2.3 义利两有,取财有道
第三章 先秦儒家视域下的贫困群体及贫困产生原因
    3.1 先秦儒家对贫困群体的界定
        3.1.1 贫困群体之一:老人与幼儿
        3.1.2 贫困群体之二:残疾人
        3.1.3 贫困群体之三:病人
    3.2 儒家视域下贫困发生的原因
        3.2.1 自然灾害:不可抗力
        3.2.2 兼并之战:时代浪潮
第四章 先秦儒家实现贫困治理的途径机制
    4.1 广施仁政:贫困治理的政策基础
        4.1.1 正经界与开井田
        4.1.2 置民恒产
        4.1.3 轻徭薄赋
        4.1.4 鳏寡孤独皆有所养
        4.1.5 灾荒救助
    4.2 从物质到精神:贫困治理的超越向度
        4.2.1 富而后教:贫困治理的道德提升
        4.2.2 修身养性:贫困治理的人格建构
        4.2.3 王道与大同:贫困治理的理想境界
第五章 先秦儒家贫困治理思想的启示与反思
    5.1 先秦儒家贫困治理的现实启示
        5.1.1 坚持以民为本的扶贫理念
        5.1.2 让利于民,多予少取的惠民政策
        5.1.3 公正合理的分配与救济弱势相结合
        5.1.4 想民所想的情感治理
    5.2 先秦儒家贫困治理的历史反思
        5.2.1 过度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5.2.2 忽视制度的建设
        5.2.3 扶贫政策缺乏操作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社会”与“小家庭”——精准扶贫的情感治理经验探析[J]. 高旸.  云南社会科学. 2020(02)
[2]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矛盾治理的系统性创新及经验启示[J]. 谢海军,谢启华.  理论探讨. 2019(02)
[3]《明夷待访录》国家治理观探讨[J]. 桁林.  学术界. 2019(02)
[4]论农耕文化遗产之田地景观[J]. 彭兆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5]人欲、成德与王道——儒家人欲观与道德理论的逻辑建构[J]. 马兰兰,李承贵.  齐鲁学刊. 2019(01)
[6]清华简《厚父》与中国古代“民主”说[J]. 梁涛.  哲学研究. 2018(11)
[7]“义利之辨”的政治哲学意蕴与“仁政”的实际可行性问题——孟子政治哲学新探[J]. 宋宽锋.  孔子研究. 2018(06)
[8]大同理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之亲和性探源[J]. 付洪泉.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8(05)
[9]中国改革的普遍意义——40年中国政治发展的再认识[J]. 燕继荣.  浙江社会科学. 2018(09)
[10]先秦儒家、法家富强观之争的历史影响与现代启示——基于核心价值观的视角[J]. 罗健,谭晓东,姚才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本文编号:3361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361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2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