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现代价值及其实现机制

发布时间:2017-05-01 05:04

  本文关键词: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现代价值及其实现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现代政治的发展,是以公民对政治生活的广泛参与为显著特征的。公民参与问题,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参与程度是衡量民主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则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最高形态。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在认同现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为促进国家与社会关系良性互动、为提高政府治理公共事务的能力与绩效而进行的各种有秩序的活动,它包括各种利益表达、利益维护的行动。它与无序政治参与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有序政治参与理应是合法的参与,而无序政治参与则大都是非法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应是理性化的,而无序政治参与则是非理性化的;公民有序政治参应是有组织、有层次的参与,而无序政治参与则表现为紊乱的、无组织的参与。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科学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当家作主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监督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公民政治参与理论为我国推进并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了坚实而科学的理论指导。 强化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参与具有重大意义。公民通过有序政治参与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有序政治参与有助于公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有助于积极影响公共决策。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实现以权利约束权力的核心机制。有序政治参与有助于公民有效监督公共权力的行使和运行。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社会群体利益沟通协调的主要途径。有序政治参与有助于顺畅表达公民的诉求,协调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有序政治参与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目标。 可以说,没有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就没有政治文明,也就没有和谐社会。目前,我国的政治参与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鉴于此,文章探讨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实现机制:(1)确立社会利益群体有序、规范的组织机制,使公民在一定的组织架构下,有秩序、有领导的进行政治参与。(2)确立公民诉求有序、顺畅的表达机制,通过有序政治参与,使公民诉求得以顺畅表达,使决策机构得以及时、准确地了解民意。(3)确立公民对公共权力有序、有效的监督机制,通过有序政治参与,使公民的监督权得以充分行使,促进权力运行的程序化和公开透明。(4)确立公民对公共决策有序、高效的影响机制,将民众的诉求转化为公共政策,使公共政策尽可能多的体现民意。(5)确立公民对公职人员的有序规范的选择机制,通过有序政治参与,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力源”。
【关键词】:有序政治参与 社会主义民主 实现机制 现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5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导论10-16
  • 1.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1
  • 2. 文献述评11-13
  • 3. 篇章构架13-14
  • 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14-16
  • 第一章 相关命题界定16-20
  • 1.1 政治参与16
  • 1.2 有序政治参与16-17
  • 1.3 有序政治参与与无序政治参与的区别17-20
  • 第二章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础20-25
  • 2.1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当家作主理论20-21
  • 2.2 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监督理论21-22
  • 2.3 马克思主义的公民政治参与理论22-25
  • 第三章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现代价值25-34
  • 3.1 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实现形式25-28
  • 3.1.1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助于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25-26
  • 3.1.2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助于完善基层民主管理26-27
  • 3.1.3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对公共决策具有积极影响27-28
  • 3.2 以权利约束权力的核心机制28-30
  • 3.2.1 公民参与下的权力监督体制对权力的约束28-29
  • 3.2.2 公民参与下的权力授予方式对权力的约束29
  • 3.2.3 政治参与本身对权力的无形压力29-30
  • 3.3 社会利益群体沟通、协调的主要途径30-31
  • 3.3.1 政治参与是表达民众诉求的基本渠道30-31
  • 3.3.2 政治参与是协调各方利益的主要路径31
  • 3.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31-34
  • 3.4.1 基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层面32
  • 3.4.2 基于实现社会安定有序层面32-34
  • 第四章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实现机制34-57
  • 4.1 社会利益群体有序、规范的组织机制34-39
  • 4.1.1 培育发展与社会弱势群体有关的非政府组织34-36
  • 4.1.2 发展和壮大社会组织36-37
  • 4.1.3 改革工会制度,使工会成为工人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组织形式37-39
  • 4.2 公民诉求有序、顺畅的表达机制39-44
  • 4.2.1 畅通民意“下达上听”渠道39-40
  • 4.2.2 改革、拓宽利益表达渠道40-42
  • 4.2.3 强化、优化适于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渠道42-44
  • 4.3 公民对公共权力有序、有效的监督机制44-49
  • 4.3.1 健全参政党的政治监督制度45-47
  • 4.3.2 完善群众监督制度47-48
  • 4.3.3 培育、呵护新闻舆论监督48-49
  • 4.4 公民对公共决策有序、高效的影响机制49-52
  • 4.4.1 确立信息公开机制49-50
  • 4.4.2 确立民意调查机制50-51
  • 4.4.3 确立政策咨询与听证会制度51
  • 4.4.4 确立团体性参与机制51-52
  • 4.4.5 加强决策参与的渠道建设52
  • 4.5 公民对公职人员的有序、规范的选择机制52-57
  • 4.5.1 确立“党管干部”和“差额选举”有机结合的机制53-54
  • 4.5.2 确立基层公职人员的直接选举和竞选机制54-55
  • 4.5.3 确立公民对公职人员的罢免机制55-57
  • 结语57-58
  • 参考文献58-62
  • 后记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连生;公民权利本位: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走向[J];长白学刊;2004年03期

2 杨建辉;;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刘良训;;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 构建和谐农村[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胡连生,杨玲;权力监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石[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02期

5 谭君久;论政治文明与文明政治[J];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11期

6 张红峰;徐芳;;试论我国转型期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王中汝;利益表达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J];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05期

8 唐钧;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J];科学中国人;2003年07期

9 谢海定;中国民间组织的合法性困境[J];法学研究;2004年02期

10 敖带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J];理论与改革;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锦涛;[N];人民日报;2007年


  本文关键词: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现代价值及其实现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8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38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1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