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入关后帝陵陵寝建筑形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3 02:26
本文关键词:清代入关后帝陵陵寝建筑形制研究
【摘要】:清入关后,分别在河北省遵化和易县开辟了清东陵和清西陵两个陵区,其营建史一直贯穿着整个清朝的始终。清代陵寝建筑在继承吸收历代陵寝建筑传统风格和技法的同时,也凝聚着有清一代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因此,,清代陵寝建筑构成了中国古代陵寝建筑发展的最高峰。 本文以清入关后帝陵陵寝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帝陵陵寝建筑的梳理,探讨其发展、演变的脉络,总结出帝陵建筑形制的不同类型,从整体上论述清代陵寝的建筑特色和艺术成就,进而剖析清代陵寝所反映的营建理念。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探讨清入关后东、西陵陵区的整体布局和形成原因。从东、西陵首陵孝陵和泰陵的选址营建以及乾隆帝确立的昭穆分葬制度为切入点,分析清入关后陵寝选址的原则和影响因素:古代风水堪舆的影响,昭穆相间的陵寝营建原则,封建君主的个人意志及其它的的政治、历史和文化的因素。 其次,在总结前人对清代陵寝类型分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清入关后各帝陵的建筑类型进行了梳理。 最后,论述清代帝陵陵寝建筑的建筑特点、艺术成就和营建理念。
【关键词】:清代 陵寝 建筑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092;K878.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10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7-8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目的8-10
- 一、清入关后陵寝的形成与布局10-19
- (一)自然地理概况10-13
- (二)清入关后陵寝的形成与布局13-19
- 二、清入关后帝陵陵寝建筑形制19-39
- (一)清入关后帝陵陵寝发展阶段19-20
- (二)建筑类型20-39
- 三、清入关后帝陵陵寝的建筑特色及建筑指导思想39-45
- (一)建筑特色39-40
- (二)艺术成就40-42
- (三)建筑指导思想42-45
-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49
- 后记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毅;明清皇陵制度比异[J];北方文物;1999年02期
2 刘毅;明代皇陵陵园结构研究[J];北方文物;2002年04期
3 王其亨;顺治亲卜陵地的历史真相[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6年02期
4 杨珍;顺治亲卜陵地与雍正另辟陵区[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2年04期
5 刘毅;明朝“陵山之祭”述论[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7年02期
6 徐广源;清代东陵的防护[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年04期
7 王其亨;王西京;;清代陵寝牌楼门制度与做法(上)[J];古建园林技术;1992年03期
8 王东库;清陵华表[J];城建档案;2001年05期
9 徐广源;清代东陵的管理机构[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6年04期
10 张威,朱阳;遵照典礼之规制配合 山川之胜势——清永陵建筑艺术成就评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本文编号:1081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081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