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的价值及可持续发展探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村落的价值及可持续发展探析
【摘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传统村落的转型发展是个关键问题。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村落?对已经遭到破坏和仅存的中国传统村落资源应如何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管理,使之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和重视。文章深入阐述了中国传统村落的内涵、价值分析、保护现状,以及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粗浅探析,并从学理上作初步研究。
【作者单位】: 中共海南省委党校;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价值分析 保护与建设 可持续发展
【基金】: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与中国传统村落现代化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5XSH002)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K878
【正文快照】: 绵延数千年而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杰出文明的代表之一,华夏文明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尽管中国现在已经进入现代工业社会的蓬勃发展时期,也将迎来崭新的信息化发展时代,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数千年农耕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基础之上的。并且,当
【参考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云庆;[N];学习时报;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铁梁;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2 李善峰;20世纪的中国村落研究——一个以著作为线索的讨论?[J];民俗研究;2004年03期
3 刘铁梁;;劳作模式与村落认同——以北京房山农村为案例[J];民俗研究;2013年03期
4 麻国庆;“会”与中国传统村落社会[J];民俗研究;1998年02期
5 刘明基;;中国徽州的古民宅和村落——兼与安东地区的比较[J];徽学;2006年00期
6 罗承松;;社会变迁中的拉祜族村落民俗[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7 刘大可;传统客家村落的空间结构初探——以闽西武平县北部村落为例[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年05期
8 李培林;透视“城中村”——我研究“村落终结”的方法[J];思想战线;2004年01期
9 劳格文;王振忠;;传统徽州村落社会的日常生活[J];民间文化论坛;2013年03期
10 黄涛;;村落乳名称谓的文化功能[J];民间文化;2000年Z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修金;虞重干;;文化视野中村落体育的嬗变与发展[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刘大可;;论科举与传统村落社会——闽西武北客家村落的田野调查研究[A];客家文化研究(上)[C];2004年
3 闪兰靖;;民族村落的文化传统与礼仪重建[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建设理论创新与政策设计论文集[C];2012年
4 杨华;;宗族性村落妇女的“历史感”与“当地感”[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刘大可;;传统客家村落的通婚网络初探——闽西武北村落的田野调查研究[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董敬畏;;丧葬仪式与村落共意——以陕西关中S村为例[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乐梅;;淀乡的村落关系、民间互助与小额信贷尝试[A];中国扶贫论文精粹[C];2001年
8 张现洪;;村落共同体的解体背景下的村庄治理——以四川万兴乡斑竹村为案例[A];全国博士生论坛“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与农民问题”论文集[C];2012年
9 黄锐;;如何理解中国村落——以村落为中心的社区研究及其问题[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10 杨文文;;现代村落社会中艺术传统的形成与变迁——以兖州花棍舞为个案[A];中华吉祥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伟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家建构视角下的村落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樊平;兼顾农户发展和村落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3 陈沛照;村落民族教育的困境与反思[N];中国民族报;2012年
4 刘大可;村落纷争处理中的野蛮方式[N];中国民族报;2004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研究员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不是城市化的开始[N];社会科学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钱丽;让民族村落再次焕发生机[N];贵阳日报;2009年
7 刘大可;传统客家村落村际、族际纷争处理[N];中国民族报;2004年
8 ;115项成果结项 36项成果存在问题[N];社会科学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立敏;村落系统可持续发展及其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吕红医;中国村落形态的可持续性模式及实验性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3 杨锋梅;基于保护与利用视角的山西传统村落空间结构及价值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4 杨华;隐藏的世界:湘南水村妇女的人生归属与生命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聂家昕;山神崇拜与村落社会认同[D];上海大学;2007年
6 迟玉花;当代藏区村落社会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7 黄忠怀;整合与分化——明永乐以后河北平原的村落形态及其演变[D];复旦大学;2003年
8 张鸽娟;陕南新农村建设的文化传承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傅俊;南宋的村落世界[D];浙江大学;2009年
10 刘伟;自生秩序、国家权力与村落转型[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积山;对河西走廊元湖村落演变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2 杨华;传统村落生活的逻辑[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亮;黔东南民族村落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王苗;新农村建设影响下京郊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变化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5 梁水兰;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6 王留青;苏州传统村落分类保护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4年
7 连倩倩;中部农区村落终结类型与动力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8 郭亚成;鄂东南地区村落变迁与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吴桢楠;从适宜现代生活的角度审视皖南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10 李传喜;旧村改造背景下村落共同体的变迁与重塑[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05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105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