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南京近年来发现南朝佛教遗存研究三题

发布时间:2017-11-03 14:13

  本文关键词:南京近年来发现南朝佛教遗存研究三题


  更多相关文章: 南京 南朝 近年发现 佛教遗存


【摘要】: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发展的黄金时期。南京(建康)作为南朝都城,与洛阳并称为南北两大佛教中心,佛教文化繁荣。佛教考古是南朝考古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南京(建康)南朝佛教考古工作的新发现不断增加。本文收集了近年来南京地区主要发现的南朝佛教遗存资料,采用考古学方法,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初步探讨南朝时期建康佛寺的布局配置问题及南朝佛教文化对中国北方、朝鲜半岛百济及日本等地区的传播影响,以期对南朝时期佛教文化的整体面貌有所了解。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述本文的学术价值意义、研究现状与研究对象及目的。第二部分:对近年来南京地区发现的南朝佛教遗存进行简单介绍。第三部分:对遗存进行考古学研究。分为遗迹与遗物两大类,遗迹包括佛寺遗址与墓葬遗迹共八处,虽未发掘出完整的佛寺遗迹,但是根据出土遗存的特征,可以判断时代均属南朝时期;遗物以佛教造像与莲花纹瓦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佛教造像可分为金铜佛像与泥塑佛像两类。金铜佛像又可分为佛像、菩萨、小化佛、光背四类,根据不同的造型特征,进一步型式分析。结合类型学与对比研究,可以推测此批金铜佛像中带纪年铭文的佛像及与之类型相似的佛像年代为南朝梁时期,其余佛像的年代应与山东龙华寺遗址出土的东魏北齐时期的佛造像年代相近。泥塑佛像中,红土桥出土的泥塑像残损严重,根据出土地层与其他遗物分析,时代应属于南朝中晚期;金润发工地善业泥像的年代,有学者经过比较研究,推测应在南朝齐梁年间。莲花纹瓦当根据地层关系与当面分隔线顶端纹饰的差异,分成八型,部分深入分式。按照其发展特征分为三期,分别为南朝早期、南朝中期与南朝晚期。第四部分:相关问题分析。南朝建康佛教文化对中国北方、朝鲜半岛百济、日本地区产生深刻影响。结合考古发掘资料与文献资料,本文推测南朝建康佛寺的布局配置应为前塔后殿式,部分大型佛寺建有旁院。此外,南京地区的南朝佛教造像和莲花纹瓦当的风格特征,在中国北方、朝鲜半岛百济与日本地区出土的同类型遗物上有所体现,反映了南朝时期南京(建康)的佛教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五部分:结语。概括本文研究的主旨,并指出局限性。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78


本文编号:1136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136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0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