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河南大赉店遗址龙山时期植物遗存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09 04:00

  本文关键词:河南大赉店遗址龙山时期植物遗存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大赉店遗址 龙山时期 植物遗存 农业 社会复杂化


【摘要】:中原地区历来是考古学界关注的核心地区,豫北地区作为中原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曾为文明起源和社会复杂化做出过贡献。随着20世纪九十年代浮选法的引入,我们获得了一大批重要的植物遗存材料,学界对中原大部分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农业经济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对豫北地区的了解甚少。大赉店遗址位于河南省北部的鹤壁市,1932年初由郭宝钧在发掘浚县辛村墓地时首次发现。1932年5月,尹达对大赉店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发现了继后岗遗址之外仰韶、龙山和商代依次叠压的文化层堆积,但后来由于殷墟的发现,大赉店遗址的发掘工作被迫中断。直到2013年冬至2014年夏,大赉店遗址进行了第二次正式发掘,文化内涵以龙山文化和西周文化为主。根据对采集土样的浮选情况,对大赉店遗址龙山文化时期的农业生产进行了初步分析解释,结合中原其他地区同时期的植物考古工作成果,将中原地区在龙山时期的农业发展进行了梳理,以期加深对龙山向二里头的过渡中农业经济所起作用的认识。首先,大赉店遗址在龙山文化时期主要经营以粟黍为主的旱作农业,此外,大豆、小麦和水稻也均有出土。根据与瓦店遗址大豆的尺寸对比,大赉店遗址的大豆已属栽培品种。水稻和小麦数量很少,应该在当时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微不足道的地位。其次,除了栽培农业以外,大赉店遗址的先民还有意识地采集其他如豆科、藜科的种子作为补充。再次,中原各地的农业结构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及所受的考古学文化影响也不尽相同,豫北、郑洛和颍河上游地区以种植粟黍为主;颍河中游、豫西南则大部分出现了水稻种植,且占有很大比重,这种情况在龙山晚期有了转变。正是由于中原各地复杂多样的农作物结构,使得中原地区在龙山晚期面临环境突变时没有衰亡,一直保持稳步的发展,二里头文明才在这里出现。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这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中原地区龙山时期的植物工作情况,总结以往国内外对社会复杂化的相关研究,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研究区概况。介绍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遗址所在的区域自然环境及研究区的考古学文化情况。考古学文化概况分为研究区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和中原核心地区的考古学文化概况。第三章:研究方法与材料。分为三部分介绍,分别是样品的采集与浮选、实验室鉴定和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第四章:鉴定结果与分析。详细介绍大赉店遗址出土的所有种类的炭化植物遗存。第五章:讨论与分析。首先是大赉店遗址的农业状况,然后对比中原其他遗址的农作物结构,分析出现差异的可能的原因,最后对中原地区的农业与社会复杂化的关系进行初步的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78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郜海燕;大赉店村片区改造方案获批[N];鹤壁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武欣;河南大赉店遗址龙山时期植物遗存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601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1601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e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