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泥河湾盆地麻地沟E5旧石器地点的遗址成因与石器技术

发布时间:2017-11-09 23:05

  本文关键词:泥河湾盆地麻地沟E5旧石器地点的遗址成因与石器技术


  更多相关文章: 似奥杜威工业 遗址成因 早更新世 麻地沟E地点 泥河湾盆地


【摘要】:麻地沟E5旧石器地点位于泥河湾盆地东端岑家湾台地古人类活动集中区,埋藏于泥河湾层灰白色-灰黄色细砂和粉砂层内。遗址发现于200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于2014年对其进行考古发掘,揭露面积22m~2,出土143件石制品、8件动物碎骨和235件砾石。遗址成因(标本分布状况、原料与个体大小、风化磨蚀状况和标本空间聚集特征等)分析表明,遗址形成受到明显的水流搬运和改造。石制品原料均来自遗址周围1km~2范围内,岩性以硅质白云岩、燧石和火山岩为主;锤击法剥片和修理石器,剥片和修理随意,石制品形态无定型,显示旧石器时代早期奥杜威(Oldowan)工业特点。初步古地磁年代测定显示古人类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大致为1.20 Ma。该遗址的发掘对研究泥河湾盆地早更新世遗址成因与古人类的生存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自然博物馆;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032)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15)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4FY110300)资助
【分类号】:K878
【正文快照】: 泥河湾盆地是早期人类扩散至东北亚最早证据所在地,是研究中国北方早更新世人类演化与环境关系的关键地区,地处盆地东侧的岑家湾台地以聚集众多百万年前的古人类活动遗址而备受学术界关注[1-4]。1981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古脊椎所”)卫奇在

本文编号:11639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1639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3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