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居》“为郢”考
本文关键词:《楚居》“为郢”考
【摘要】: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楚居》是一篇极其重要的先秦文献,详述从季连至楚悼王的居处迁徙,内容完整,是研究楚都的绝好资料。其中"为郢",出现频率高,时间跨度大,特别引人注目。本文从楚文王迁都情况出发,结合楚灵王时期的史实,判断为郢就是《左传》昭公十三年、《史记·楚世家》灵王十二年的鄢,在今湖北宜城西南,可对应1990年发掘的宜城郭家岗遗址。《楚居》中从邑安声的字,整理者读为鄢,应即《史记·伍子胥列传》中"楚之边邑鄢",在河南郾城县南五里处,与塁信白亭相近。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出土简帛与古史再建”(09JZD004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华文明探源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项目课题“古代简牍保护与整理研究”(2010BAK67B1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877.5
【正文快照】: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楚居》是一篇极其重要的先秦文献,详述从季连至楚悼王的居处迁徙,内容完整,是研究楚都的绝好资料。其中之一为“为郢”,出现频率高,时间跨度大,特别引人注目。本文拟对“为郢”进行探讨。为方便起见,先将楚武王至惠王的在位年数、迁都情况整理如下:王名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平安;;试释《楚居》中的一组地名[J];中国史研究;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戚良德;;刘勰论《诗》、《骚》[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谢照明,潘民中;叶公、鲁阳公、墨子关系论略[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3 周东平;;从“兮”字看先秦楚歌、《楚辞》和中原诗歌的关系[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卢中阳;;先秦时期河神人格化的演进[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魏继印;;试析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及其对文明起源的影响[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王志;;古礼考释三则[J];华夏文化论坛;2006年00期
7 王锡丽;;训诂二例兼及上古牙音与舌音关系[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8 张亮亮;;《诗经·君子偕老》题旨考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闫丽环;春秋“行人”初探[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孙铁林;屈军卫;;晋文公重耳“乞食于五鹿”考[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振鹤;《二年律令·秩律》的历史地理意义[J];学术月刊;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一军;“鄢”解不疑——与贺江先生商榷[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杨向奎;有关曹雪芹事迹两则[J];齐鲁学刊;1992年01期
3 童勉之;;关于《k街健返牧礁鑫侍鈁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3年12期
4 张继定;“块”字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5 李人鉴;;叔瞻考[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6 吴恩培;;伍子胥筑阖闾城之相关问题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尹君;;“二毛”解[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8年01期
8 陈梦韶;谈古汉语中名词能动化[J];语文学刊;1983年01期
9 陈筱芳;《伍子胥变文》的历史真实性及价值取向[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4期
10 陈隆文;;咎奴方足布铭文新释[J];考古与文物;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金发;;论《左传》中的人性论思想[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2 于淑娟;;《左传》赋诗与《韩诗外传》解诗说[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3 刘谦功;;《左传》叙事艺术新探[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4 许子滨;;从《左传》看《仪礼》的成书及其反映的时代[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5 姚小鸥;王克家;;《左传》“摄官承乏”解[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6 罗军凤;;今古文之争及《左传》与《史记》的关系[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7 石民;陈小荷;于丽丽;李斌;;基于CRF的古汉语分词标注一体化研究[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8 吴培德;;《左传》之伦理观[A];孔学研究(第十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一次暨海峡两岸第七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邹文贵;;先秦史述体战争散文论析[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索;赵君;;敦煌文献《春秋经传集解》缀合四则[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葛传东;李克强会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主要负责人[N];辽宁日报;2005年
2 本报驻京记者 何连弟;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N];文汇报;2002年
3 赖大臣;清华招聘会33个人抢一个职位[N];北京商报;2006年
4 记者 宋莉;传播知识 消除贫困[N];科技日报;2006年
5 记者 阮春生;杨家海:更好利用网络服务经济发展[N];丽水日报;2006年
6 记者 杨乐;为南宁发展出谋献策[N];南宁日报;2007年
7 本报见习记者 禹超;架起合作的金桥[N];秦皇岛日报;2006年
8 记者 袁新文;清华简朴务实喜度九五华诞[N];人民日报;2006年
9 杨丰富邋通讯员 翟小宁;清华大学博士团到宁夏石化进行社会实践[N];中国石油报;2007年
10 曲向前;浅谈我市建立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收获[N];通辽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志和;考虑板厚效应或材料损伤的裂纹尖端场[D];清华大学;1988年
2 唐立强;正交各向异性材料裂纹尖端场的研究[D];清华大学;1988年
3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4 黄庆平;受对称与非对称载荷作用的轴对称机械结构弹塑性应力分析的边界元法[D];清华大学;1988年
5 李卫军;《左传》评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雷晓燕;三维弹塑性,弹粘塑性有限元与边界元耦合数值方法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1989年
7 刘文政;脆塑性结构极限载荷的计算与工程应用[D];清华大学;1989年
8 邓勇;圆柱壳大开孔接管的应力分析[D];清华大学;1990年
9 姜苇;蠕变损伤裂纹尖端场与细观损伤的声学探测[D];清华大学;1989年
10 何东明;微小尺度物体的热分析和热测试[D];清华大学;199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华颖;《续修四库全书·经部·春秋类·左传之属》提要[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2 祁晶;试论《左传》中的筑城[D];吉林大学;2008年
3 关立新;《左传》名词动用现象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4年
4 杜霞;清华大学衍生公司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5 宋峥;《左传》中使令动词词义特点对其句法结构和功能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史维国;《左传》中的处所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7 梁立军;清华大学后勤社会化体制改革模式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8 孙莹莹;从历史到传说[D];北京大学;2008年
9 方艳霞;论洪亮吉《春秋左传诂》的训诂特色[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石川;春秋经传所见婚姻及其制度[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63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163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