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曹操宗族墓群文字砖若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0 16:24

  本文关键词:曹操宗族墓群文字砖若干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曹操宗族墓群 文字砖 分类 史学价值 书体


【摘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在安徽省毫州市(原毫县)南郊陆续清理了四十多座曹操宗族墓葬中的十三座,迄今为止,七座墓葬清理出近六百块文字砖,这些砖共刻书文字总数近二千字。除一种阳文印字砖,少量的朱书、白灰粉书文字砖外,大多数是阴刻文字砖。。文字砖形状有小型条状、中型条状、和楔形三种类型。字大多刻在最大的一面印有绳纹的砖面上,部分刻砖侧或砖端。它们砌置在墓内,放置很随意,多数一部分集中置于前、中、后室的墙和拱券之上。刻写书体隶书较多,其他还有篆、隶、行草等。刻字砖中约有半数以上是记录砖的数量、制砖时间、制砖记号等。一般在端面位置或者侧面位置刻划这样的文字。砖坯一般是竖立,依次排列,以便风干,这些字显然是在砖坯待干时刻写的,是有明确实用目的。而其他的似随笔的词语多刻于砖的正背面,即面积最大的两面,其中有些文辞极不通顺,是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词语。至于有些记有曹操宗族及官职的砖文,在书写和砌置上与其他文字砖也没有任何区别及特殊之处。它们很可能是监督造砖的官吏或工匠随笔所书。写刻在砖端面或侧面的记录性文字和记号,大多较细浅,笔画瘦挺,显然刻写时已风干而较坚硬了。刻写于砖之正、背面的随笔词语,则笔画较深,书刻使转随意,有些是纯熟的行草书,这些文字砖面都已有绳纹,可见是制砖人在砖坯刚脱模时用细杆棒所写,湿软平放的砖面比简牍大而有网旋余地,故一气书写,内容随想而得,方可书写出诸书体,特别是那些珍贵的行草书。 毫州发掘清理的十三座曹操宗族墓葬均被盗或遭到破坏,而七座墓葬清理出的近六百块珍贵的文字砖年代较早,文字内容丰富(有的记有曹氏宗组成员或地方官吏姓名,也有的记有人们抱怨社会的文字等等)。曹操宗族墓群中的文字砖,和其他没有刻写文字的砖一样砌入墓壁间,尽管大小残整不一,还有的待进一步研究,但这批文字砖是极为珍贵的实物史料。而书体隶、篆、楷、行、草诸体皆有。所有曹操宗族墓群的文字砖对研究汉魏时期社会状况,汉末的思想文化,中国古代汉字书体的演变等是极具价值的。本文针对出土文字砖的照片、拓片、释文、文物资料,借助相关书目运用史料学、文献学等方法作探索与总结,给予分类,阐释其史料价值、书体演进及书法价值等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87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蕊;;两汉砖文研究综述[J];书画世界;2010年02期

2 李灿;曹操宗族墓群字砖考[J];江淮论坛;1979年01期

3 李灿;从曹氏墓字砖看古代中日关系[J];江淮论坛;1980年04期

4 刘序琦;;谈“苍天已死,黄天当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03期

5 ;东汉洛阳城南郊的刑徒墓地[J];考古;1972年04期

6 李灿;;安徽亳州市发现一座曹操宗族墓[J];考古;1988年01期

7 贾峨;赵世},

本文编号:1167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167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0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