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蓝家寨遗址家畜的动物骨骼
本文关键词:巫山蓝家寨遗址家畜的动物骨骼
【摘要】:2012年巫山蓝家寨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春秋时期的马(Equus caballus)、黄牛(Bos taurus)、山羊(Capra hircus)、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狗(Canis familiaris)、猪(Sus domestica)6种家畜的骨骼。这是三峡地区唯一一个在先秦时期六畜兼备的古文化遗址。遗址中的马、牛,是三峡地区同类家畜中时代最早的发现资料。三峡地区早期历史时期,人类肉食资源以野生动物为主,家畜动物骨骼发现材料较少。蓝家寨遗址出现种类较多的家畜动物种类,为全面分析和认识三峡地区经济形态发展过程、古居民行为模式和区域文化等,提供了重要资料。遗址中在春秋时期出现的家畜马和黄牛,与该时期各种区域文化在三峡地区的碰撞、交流、融合有关。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市文物局;
【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32)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130101)
【分类号】:K878
【正文快照】: 1引言巫山蓝家寨遗址地处长江三峡最大支流大宁河中游一级阶地。地理坐标为31°15′95″N,109°48′23″E,海拔132~152 m(图1)。2010年三峡水库蓄水至175 m后,该遗址被淹没于水下。2012年,在三峡水库水位降至海拔145 m时,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师范大学对暴露出来的蓝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如笋,俞清,程光潮,刘坤凡;家鸡起源研究[J];动物学报;1996年S1期
2 斯坦利J.奥尔森;约翰W.奥尔森;祁国琴;;周口店变异狼(Canis lupus variabilis)在家畜狗(Canis familiaris)祖先系列中的位置[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2年03期
3 武仙竹;邹后曦;黄秒斌;;巫山蓝家寨遗址发现食虫目和翼手目动物[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4 刘芳;常云平;张硕;;巫山蓝家寨遗址发现的金丝猴骨骼标本[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5 马萧林;;灵宝西坡遗址家猪的年龄结构及相关问题[J];华夏考古;2007年01期
6 包文斌;陈国宏;李碧春;吴信生;束婧婷;吴圣龙;徐琪;Steffen Weigend;;红色原鸡和中国家鸡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8年01期
7 任式楠;;公元前五千年前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几项主要成就[J];考古;1995年01期
8 安家瑗;袁靖;;新疆和静县察吾乎沟口一、三号墓地动物骨骼研究报告[J];考古;1998年07期
9 陈全家;;郑州西山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研究[J];考古学报;2006年03期
10 李君;乔倩;任雪岩;;1997年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崇云;淮河流域史前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关于淮河流域原始经济的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2 王渭清;;中国古代女性社会性别角色的衍生——以生殖崇拜和原始墓葬为考察中心[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王天峰;;保定:五帝时代的历史舞台[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宋德金;辽金文化比较研究[J];北方论丛;2001年01期
5 叶朗惠;苗永旺;霍金龙;魏红江;刘建平;刘丽仙;朱胜全;陈涛;;茶花鸡群体遗传多样性[J];动物学杂志;2006年02期
6 赵永军;姜玉珂;;黑龙江地区金墓述略[J];边疆考古研究;2007年00期
7 索秀芬;李少兵;;兴隆洼文化聚落形态[J];边疆考古研究;2009年00期
8 郭风平;安鲁;任耀飞;王希;;中国古代陵寝树木文化整理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霍彦儒;;北首领仰韶文化: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J];宝鸡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10 葛文华;;北首岭遗存的考古学意义[J];宝鸡社会科学;1996年Z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珂;;中国古代考古惊人发现的历史人类学研究[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东亚古代文化的交流”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王子今;;秦陇地方的姜炎文化纪念遗存[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3 谢济;;郭沫若建国后的古文字研究[A];郭沫若史学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4 董耀会;;论秦始皇长城的创建与边地开发经营[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7年第3期[C];2007年
5 方小玉;;从秦汉货币统一看楚称金衰亡过程[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四期[C];2005年
6 尹弘泽;杨其威;;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新分期[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六、七合辑[C];1994年
7 崔璇;;新石器时代至商周之际河套地区与燕山南北的文化联系[A];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C];1990年
8 姚政;;大禹治水及有关问题[A];禹城与大禹文化文集[C];2002年
9 毛曦;;从考古发现看杜宇时期蜀国城市的发展[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10 张品端;;台湾高山先住民源流考[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长顺;生态学视野下的西汉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廖国一;珠江流域中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贾兵;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4 惠夕平;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鲁东南沿海地区史前至汉代聚落考古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查迪玛(A.Chandima);斯里兰卡藏中国古代文物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榞莉丹;《考工记》兵器疏婭[D];复旦大学;2011年
7 吕宁兴;唐长安城市审美气象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8 解丹;金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及其空间规划布局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沈明春;北宋时期东亚区域体系的转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李强;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的纺织技术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艳丽;河北出土商周青铜礼器、杂器铭文辑证[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晓静;两京地区新莽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刘进;西辽河流域史前文化与国家起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宏亮;唐律未成年人犯罪制度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
5 谢南山;秦汉时期舆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俊玲;文明传播视野下的汉代河西开发[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何为;东周时期楚国都城形制研究[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10年
8 张毅;宋元时期山东地区的矿冶业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哲;战国至西汉漆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10 李U,
本文编号:11996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199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