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之字纹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2 23:14

  本文关键词: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之字纹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之字纹特征 之字纹筒形罐传统 月牙形分布带


【摘要】:之字纹是指在陶器外表面施以连续“之”字形的阴纹纹饰图案。针对纹饰系统的分类方式,本文提出分层解剖、以母题为名的命名原则。因此,就其定义而言,之字纹实际上是以纹饰的母题和样式命名的一种分类。 它主要见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乃至更为广大范围的文化遗存当中。其延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在母题形式上表现出相当的一致性,同时又在具体样式上展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对认识之字纹本身、理解之字纹所在文化遗存的内涵以及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着颇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本文所说的之字纹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之字纹本身特征和之字纹陶器施纹风格。针对之字纹本身特征,可分解为三个层次,即:线条、母题和样式。而这三个层次又各有具体的表现,其中主要对线条虚实、施纹方法、节段直弧以及纹带走向等四个要素进行考察,同时辅以实验手段,对施纹工具刃部特点进行推知。针对之字纹陶器施纹风格,首先,本文关注的是之字纹施于何种器物,而并非器形变化上的具体差别;其次,主要以平底筒形罐为例(因其与之字纹关系最为密切),辅以其他器类,将之字纹的施纹风格大体归结为六大类15种基本型。 本文根据之字纹典型遗址分布的集中程度,粗略地把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之字纹遗存划分为A-E六个区,对所涉及的十数种考古学文化中之字纹特征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归纳。并结合其他调查材料,对不同文化、不同区域以及同一区域不同阶段之字纹特征的差别与联系进行了比较研究,最终得出之字纹特征上存在着两个大区、两大阶段以及两个现象等直观性的认识。以此为基础,本文又对之字纹的产生、发展、变化以及传播等情况做了综合分析,提出了“辽西地区兴隆洼文化之字纹筒形罐传统”的看法。同时,以之字纹的研究为线索和铺垫,上升为对包含之字纹的遗存文化现象的考察,并试图对造成这些现象的内在原因进行揭示,概括出了诸如“边缘式裂变”等具体的理论观点。 最后,本文以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之字纹遗存的研究为内核,再兼顾和延及国内、国外其他地区考古遗存材料,提出“以辽西地区为中心的之字纹遗存月牙形分布带”的设想。我国东北及华北正好处于这个月牙的中间部分(亦即核心地带),而辽西地区又是这个核心地带的中心。月牙的南翼沿着我国东南沿海或近海地区一直弯向西南内陆,北翼经黑龙江流域一直延伸到遥远的西伯利亚腹地。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8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国庆;“之”字纹研究[J];北方文物;1987年01期

2 许永杰;东北境内新石器时代筒形罐的谱系研究[J];北方文物;1989年02期

3 冯恩学;东北平底筒形罐区系研究[J];北方文物;1991年04期

4 曲枫,孙德源;辽宁省庄河县古遗址调查[J];北方文物;1992年03期

5 于建华;黑龙江省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玉器及相关问题[J];北方文物;1992年04期

6 李恭笃,高美璇;试论偏堡文化[J];北方文物;1998年02期

7 刘国祥;关于赵宝沟文化的几个问题[J];北方文物;2000年02期

8 潘玲;俄罗斯孔东遗址的陶器及孔东文化[J];北方文物;2004年01期

9 张治强;西寨遗址陶器分析[J];北方文物;2005年03期

10 刘国祥;;兴隆洼文化与富河文化比较研究[J];北方文物;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延平;;辽西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纵横[A];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C];1990年

2 何明;;试论第二松花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A];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兵武;[N];中国文物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索秀芬;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163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2163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0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