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区近代建筑调查与保护
发布时间:2017-11-26 03:01
本文关键词:青岛地区近代建筑调查与保护
【摘要】:青岛建置百年却能跻身历史文化名城,主要是依靠多元化风格的近代建筑。这些建筑各具风格,变化万千,几乎囊括了当时世界所有的建筑风格,加上殖民者的刻意规划,使这些具有千差万别风格的建筑,在红瓦绿树的掩映下,各自迸发出强烈的生命力。本文选择时间范围自1891年青岛建置到1949新中国成立,涵盖青岛近代建筑主要建造时间。空间范围为青岛市市内城区,主要集中于市南区老城范围,即外占时期主要城区规划范围。在梳理青岛近代历史沿革的基础上,简述青岛近代建筑现状,从中发现近年来青岛政府对近代建筑的保护工作中的得失,结合文物建筑保护法规,提出以八大关景区为例的保护建议。以期达到切实保护近代文物建筑,使之重新拥有生命力的目的。 本文主要分为四章,其中第一章简述青岛自然概况和历史沿革,主要内容分为青岛自然概况,清政府对青岛建置的原因与过程,在外占时期尤其是被德国占领殖民统治18年这一时期对青岛城市的发展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在一战后被日本抢占时期城市规划的改变情况以及短暂的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和民国政府统治期间青岛在建筑遗产保护方面的诸多变化。最后为共和国时期,即解放后人民政府对青岛城市的定位与发展。第二章主要为确立近代文物建筑的概念,概括青岛近代建筑的建设历程,选取青岛近代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近现代建筑进行简述,并分析其分布地区、风格特征和保护价值。第三章分析了青岛近代建筑的保护现状,着重提出建筑石材风化是近代建筑保护的主要难题,并对其风化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对风化石材的保护方法以及近代建筑保护的工作原则,要在原则指导下进行的保护工作。第四章简要的介绍了青岛八大关建筑群,对其中的文物建筑做了简要的归纳分析。强调环境保护对于建筑保护的重要性,而青岛八大关建筑群的保护重点在于建筑环境保护和大众参与方面。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8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冯楠;王蕙贞;宋迪生;;环境因素对露天石质文物的危害——以集安市高句丽王城、王陵和贵族墓葬为例[J];边疆考古研究;2010年00期
2 刘慧清;《胶州地区发展备忘录》简介[J];城市问题;2002年04期
3 王时伟;朱一青;曲亮;陆寿麟;;故宫石质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以建福宫石质文物保护为例[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06期
4 张秉坚,铁景沪,刘嘉玮;古建筑与石质文物的清洗技术[J];清洗世界;200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楠;潮湿环境下砖石类文物风化机理与保护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陈雳;德租时期青岛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282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228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