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制器尚象与器以藏礼:“立象”传统与物证效力

发布时间:2017-12-14 09:08

  本文关键词:制器尚象与器以藏礼:“立象”传统与物证效力


  更多相关文章: 制器尚象 器以藏礼 “物”与“象” “器”与“象” 大小传统


【摘要】:从人类文化表述符号的历时生成和证据间性来看,"物"与"象"比其他表述符号"言"、"行"、"文"留存更悠久更直观,成为一种回看主体物质生活与精神信仰的视线和中介,而几乎成为文化大传统的代名词或主要媒介物。然而,"物"与"象"的生产与发现,不可避免带有人为选择性和偶然性。如何透过沉默之"物"与"象"探求文化意义?"物"与"象"作为文化大传统重构证据的理据何在?文章从"制器尚象"、"立象尽意"入手,探讨象示传统及其形塑的观象制器与器以藏礼文化表述和思维模式,以揭示物证所具证明效力的理据所在。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周礼》礼器神话与中国礼制话语研究”(13CZW022)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10&ZD10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876
【正文快照】: 一、“物”与“象”:文化大传统重建的证据19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学和考古学分别以活态传承和物化遗产,极大地冲击和更新了人类知识结构和治学范式,给习惯于以文字文献为据的文史研究传统带来了根本性范式变革,促使世人反省和重构人类生存样态与文化表述、记忆、传承、认同等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法;;器、物、象作为中国美学范畴的起源和特点[J];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2 安亚伟;;河南洛阳市唐城花园西周墓葬的清理[J];考古;2007年02期

3 费玲伢;;新石器时代陶鼓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2009年03期

4 黄鸿春;;从“事神”到“敬德”:商周“气物”观的变迁[J];历史研究;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从辉;;网络文本逻辑与城市想象——以70后、8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为中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解华顶;沈薇;;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采集经济的史学观察[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3 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及其转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詹利;;陶艺之美的透析——泥的语言、火的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5 薛春;;广义大众传媒视野下的消费文化——浅析大众媒体缔造下的现代消费文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6 张莉莉;;试论《白噪音》的拟像世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7 秦朝翔;;大众媒体——现代神话的创造者[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8 李晓彩;王萌;;身体写作:女权主义的重建与消解[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9 马菲;;从符号学解读奥运奖牌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10 徐芳琳;;符号学视角下中国房地产广告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光;;炎帝文化及其渊源问题[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2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3 盛国荣;;技术物:思考技术和消费社会技术问题的出发点——鲍德里亚早期技术哲学思想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翟文铖;;从解放政治到生活政治——关于新时期以来小说主题转换的一种趋势[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3)[C];2009年

5 陈莹;;自我认同与大学生身体消费现象研究[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许斗斗;;时尚消费的社会力量[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吕蓉蓉;;社会转型时期福建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变迁研究——以泉州晋江官前社区为例[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马彩红;;浅析中国电视的“审美疲劳”[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9 夏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关于消费异化的运演逻辑——与鲍德里亚的一种对话[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10 王琳;;缺席的“在场”——试析纪录片《东》中的现实观[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金顺;英语写作修辞的符号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郭星;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胡友培;城市沿街小型商业的形态呈现与成因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5 陈雪颂;设计驱动式创新机理与设计模式演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贺彩虹;笑的解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吕旭峰;危机与创伤[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小剑;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社会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X;都市青年女性时尚消费中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闻婧;古代青铜器纹饰与传统建筑彩画纹饰的语义探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赵明;消费社会背景下中国DM广告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廖礼艳;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视角下德莱塞小说主题探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汪玉;当代消费文化对室内环境设计影响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7 李壮志;农民工题材影视中的底层表述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8 班晓宇;《时尚》杂志中的男性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何承超;论视觉文化语境下的景观电影[D];湘潭大学;2010年

10 蒋小平;药品广告对健康消费神话的建构[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星灿;;红山文化彩陶筒形器是陶鼓推考[J];北方文物;1990年01期

2 何德亮;大汶口文化的打击乐器——陶鼓浅析[J];东南文化;2003年07期

3 赵世纲;;仰韶文化陶鼓辨析[J];华夏考古;1993年01期

4 费玲伢;淮河流域史前陶鼓的研究[J];江汉考古;2005年02期

5 ;陕西悹县下孟村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60年01期

6 ;青海民和阳洼坡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84年01期

7 李恭笃;;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试掘报告[J];考古;1986年06期

8 蔡运章;安亚伟;;西周陶簋所见图画、筮数和文字简论[J];考古;2007年02期

9 安亚伟;;河南洛阳市唐城花园西周墓葬的清理[J];考古;2007年02期

10 高天麟;;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陶鼓辨析[J];考古学报;199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曹瑞林;芦佳;;《周易》“制器尚象”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4年12期

2 刘克明;关于“制器尚象”的英译[J];中国科技翻译;1999年02期

3 廖莎;;从“制器尚象”看亨利·摩尔的雕塑[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2年05期

4 肖清风;;制器尚象——中国古代的造物方式[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5 ;[J];;年期



本文编号:1287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287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9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