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乡徽州庄芳草地_《安徽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徽州古村落的水口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安徽大学》 2014年
徽州古村落的水口文化研究
王婷
【摘要】:徽州古村落是中国传统村落中的一块瑰宝,作为徽州村落的“门户”——水口,则犹如整个徽州村落的点睛之笔:不仅是徽州村落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因受自然、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水口文化在徽州地区显得更加多元、更富有探究的意义。 在堪舆风水盛行的徽州,风水信仰一直被徽州社会所推崇。徽州先民认为,水不仅象征着财富,更象征着村落宗族人丁的祸福兴衰。因此,对于徽州人来说,水口作为一个村落水系的总枢纽,既掌控了一个村落的风水,也代表了一个村落的灵魂。徽州先民十分强调水口的景观建设,希望通过对水口风水的营造,使整座村庄获得福祉、兴盛不衰。因此,水口及其周围景观即被徽州先民赋予了多重人文、精神的象征意义,这也让徽州水口逐步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徽州水口文化,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 徽州古村落独特的自然和社会因素为徽州水口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由于宗族、徽商、风水信仰等社会因素的推动,为水口园林的选址、布局和营造,尤其是水口在明清时期的蓬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和物质依托。从具有代表性的徽州水口来看,水口的大小、建筑方式等等,都是一个村落经济实力,以及文化积淀的最直接的反映。在徽州的水口园林景观中,我们可以看到,徽州水口不仅被深深地烙上了风水的印迹,同时也体现了徽州先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的价值观,还有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徽州村落的文化精神。 作为徽州古代的公共绿地,水口景观是徽州村落景观中最为壮观的一部分,它是每个村落的村镇公园。水口除了具备门户、界定、隐蔽、防御等作用之外,风水理论赋予水口的“锁钥”之势也在无形中为徽州村落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大片的水口林、水口建筑群都被冠以了特殊的精神和文化寓意,无论是树木的选择、建筑体的类别……都集中体现了徽州村落集体的价值追求。所以,徽州人格外注重对山、水、树木的保护,在大量的文献资料中也都可以看见有关保护水口环境的乡约、族规、家法的记载,这也使得徽州的水口园林同时具备了保护林木、涵养水源、洁净空气等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促进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统一,符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的观点。 在徽州社会,崇尚风水之俗的社会风气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思想并存的两种社会思想观念都对徽州古村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徽州风水信仰泛滥,助长了徽州地区追求风水的社会风气,民众思想中的迷信色彩浓厚,由此也引发出诸多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由于风水理论的指向,徽州人格外重视村落一草一木的保护,在某种程度上也提高了徽州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也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因此,通过对徽州水口文化的探究,剖析水口在整个古徽州的聚落社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对于提高对徽州古村落整体的认识,以及保护和利用古村落景观设施、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87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磐;;徽州村落中的水口园林[J];安徽建筑;2011年03期
2 刘亮;黄成林;;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树木景观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3期
3 刘阳;;徽州传统村落水口空间的现代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徐鑫;;徽州古村落的生态智慧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5 朱爱青;;徽州水口园林植物景观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6 罗锋,杨新敏;徽州牌坊兴盛的根源及其文化传播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胡世勤;付军;;徽州水口园林意境浅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孙明;饶永;;徽州古村落水口景观构成初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程极悦;徽州园林[J];黄山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程极悦;黟县西递水口整治刍议[J];黄山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宁;钱永平;;现代化进程中的羌族文化研究——以羌族“释比”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严然;吴丹;;石林彝族刺绣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李欣韵;;仿古与生态园林之典范——成都“芙蓉古城”园林设计特色解读[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4 欧阳刚;欧阳桦;;理水艺术在徽州私家庭院景观中的独特作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5 方潇;;法律与自然、社会:天学视野的关联及其现代意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6 尤传楷;园林城市与文化——由合肥“高新区”园林建设说开[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7 郑小春;;清代徽州的民间合约与乡村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吕小琴;;进一步深化会馆研究的力作——评王日根《中国会馆史》[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9 陈瑞;;徽文化研究的主要应用价值[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徐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哲学源流[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林;;徽州古村落人居环境的选择与营造[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王琪;于晓南;;我国古代观叶植物文化探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3 王汝能;;发展检察文化促进执法规范的思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孙彩燕;;儒家“孝悌”观的当代反思[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5 吴庆洲;;象天法地法人法自然——中国传统建筑意匠发微[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五辑[C];1993年
6 谭晓霞;;现代背景下的八宝镇巫术现状浅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7 陈丽琴;;西林民间艺术生态探论[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8 王乐微;曹先平;;传统空间设计方法论----空间浅谈[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居阅时;;承德避暑山庄的政治象征义[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2004年
10 芦建国;杜毅;;草花混播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研究[A];工程绿化理论与技术进展——全国工程绿化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韩振华;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7 张国栋;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田应仟;中等职业教育与民族社区共生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王许人;新塘乡土家族仪典文化与教育法实施的关系分析[D];西南大学;2009年
10 罗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晏卿;黑龙江皮影艺术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梦洁;基于养生理念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张璐璐;论1919-1920年《晨报副刊》对女性问题的讨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文俊;乡镇公园的基础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均利;清代外销画表现的民俗文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
7 张丽梅;基于文化特色的公园绿地夜景照明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臧慧;城市广场空间活力构成要素及设计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娟娟;城市公园绿地布点的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10 李亚亮;上海市公园绿地景观特征分析及生态效益评价[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小春;;汪氏祠墓纠纷所见明清徽州宗族统治的强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陈琪;祁门县明清时期民间民俗碑刻的调查与研究[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3 吴于勤;“水口园林”与风水理念[J];安徽建筑;2002年05期
4 刘亮;黄成林;;徽州古村落水口园林树木景观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3期
5 岳毅平;吴惠敏;郭其智;;试析徽州园林的文化意蕴[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武恒;周振宏;;试析传统文化思想对徽派造园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刘阳;;徽州传统村落水口空间的现代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俞明海;杨洁;周波;;徽州传统聚落建设的系统理念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2期
9 朱瑾;徽州村落环境空间形态与构成秩序[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林森;徽州水口林[J];国土绿化;2002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美锋;理坑古村落人居环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束冬冬;黟县古村落景观研究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陈晶;徽州地区传统聚落外部空间的研究与借鉴[D];清华大学;2005年
3 赵玲;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营造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明;徽州古村落水口景观构建与解读[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徽州古街[J];黄山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汪大白;徽州古村落山水文化解读——以唐模、灵山为中心[J];黄山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凌村;;邂逅徽州三雕之美[J];绿色视野;2008年12期
4 马寅虎;试论徽州古村落景观的人文特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陆林,凌善金,焦华富,杨兴柱;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及其机理[J];地理研究;2004年05期
6 陆林,凌善金,焦华富,王莉;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及机理研究[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7 贺为才;徽州古村落的文化人类学价值[J];探索与争鸣;2004年09期
8 贺为才;诗·画·思——徽州古村落的人文境界[J];中国发展;2003年03期
9 ;徽州古村落中的“石敢当”[J];黄山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和谐的徽州古村落[J];黄山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陆林;;徽州古村落人居环境的选择与营造[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方利山;;徽州学之和文化及当代价值[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叶学哲;李国宝;;浅谈徽州与水文化[A];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单德启;李小妹;;《徽派建筑和新徽派的探索》——为“中国徽派建筑文化研讨会”而作[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文件[C];2008年
5 金绍兵;;徽州文化中的水文化初探[A];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单德启;李小妹;;徽派建筑和新徽派的探索[A];中国徽派建筑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安生;;试论徽派建筑形成的几个条件——兼谈徽派建筑的继承和弘扬[A];中国徽派建筑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陈安生;;徽派建筑与汉文化圈其它建筑流派之比较[A];中国徽派建筑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为才;[N];中国旅游报;2002年
2 安徽省徽学学会理事 黄山学院兼职研究员 陈安生;[N];团结报;2010年
3 贺为才;[N];光明日报;2001年
4 胡宁;聚力十要 建设黄山百佳摄影点[N];黄山日报;2011年
5 王翠竹;[N];黄山日报;2010年
6 ;[N];中国税务报;2010年
7 王翠竹;[N];黄山日报;2009年
8 闫冲冲 袁玉灵 田海英;[N];黄山日报;2010年
9 范良文;[N];中国旅游报;2010年
10 吴丽霞;[N];安徽日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徽州古村落景观价值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2 董世宇;徽州古村落物质空间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3 陈睿;徽州古村落保护利用分级分类技术策略[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4 王菲;文化产业背景下徽州古村落文化资源开发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5 许存福;徽州古村落的形态美学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6 汪燕;徽州古村落空间环境规划设计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3年
7 许伟;徽州古村落空间整治对策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2年
8 谈峰;论徽州古村落中水系视觉传达的审美文化价值及其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明;徽州古村落水口景观构建与解读[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10 王婷;徽州古村落的水口文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徽州古村落的水口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15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41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