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动物骨骼分析及表面微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3 13:14
本文关键词: 跨湖桥 动物骨骼 人类行为 微痕 出处:《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跨湖桥遗址于上世纪90年代初被发现,前后经历三次发掘。以釜、=、线轮、独木舟等遗存和稻作经济为特征的跨湖桥遗址,于2001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4年被正式命名为“跨湖桥文化”。跨湖桥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早期上山文化、马家浜文化与河姆渡文化之间的一个过渡期文化,距今约8000年。该文化类型的发现,对研究浙江新石器时代文化传承与演变有重要意义。跨湖桥遗址前期研究工作中,学者们主要重视对石器、木器、陶器、骨器等常见出土文物进行分析研究,而大量出土的一般动物骨骼则多被忽略。跨湖桥遗址周围生态环境优越,遗址古环境动物种类和数量丰富。历次发掘中,出土动物骨骼多达5000余件。经过鉴定,共确认有34种动物分属鱼类、甲壳类、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五大类别。大量动物骨骼的发现,反映该遗址古居民对本地区动物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非常重视。我们通过对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骨骼表面痕迹进行初步观察,发现很多动物骨骼表面都保存有明显的人类行为痕迹。动物考古研究近年来在国际上掀起热潮,国外史前考古学界将研究的重点逐渐倾向于人类及其他动物骨骼化石的研究,而非单一的石、陶器及其他遗存探索。对于哺乳动物骨骼的研究,能够充分地反映当时人类与生活环境之间的互动及依存关系。观察骨骼表面微观痕迹,可判断人类对于肉食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是否存在驯养行为;而通过对遗存动物骨骼进行分析和判断,可鉴定动物种属,从而探析当时该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达到还原历史原貌的目的。本文的目的即在于通过对跨湖桥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的分析研究,来判断跨湖桥人与自然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
[Abstract]:璺ㄦ箹妗ラ仐鍧,
本文编号:1457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457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