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之风盛行那个朝代_《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北朝刻碑之风盛行原因考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西师范大学》 2012年
北朝刻碑之风盛行原因考论
胡俊乐
【摘要】:在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动荡的时期,战乱频仍,帝祚屡更,百姓苦不堪言。但是这个变乱的时代却促使了同时期文化的兴盛与艺术的繁荣,最明显的莫过于北朝之刻碑。由于北魏立国最久,所以,北碑又称为魏碑,魏碑成为北朝刻石书法的通称。北朝时期,刻碑蔚然成风,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其兴盛时期为公元439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开始推行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孝文帝汉化改革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倡书写汉文字,他沉酣于书法,广竖碑石纪文,并且大力提倡民间刻碑纪事,所以在中原各地留下了大量的民间书法碑刻作品。由此可见,北朝有着广泛的书法社会基础,民间书家与士族书家,甚至全社会都承认书法的地位。北朝士族重厚葬,或褒扬先世,或显露家业,立碑亦甚多。北朝期间佛教也很兴盛,孝文帝又尊佛尚道,从行政上给予刻立碑碣极大鼓励,一度佛寺遍天下,碑碣无数,同时促进了造像题记与摩崖刻经的兴起,一时间刻碑风气愈演愈烈。现存魏碑作品的种类数量巨大,仅仅发现于龙门石窟的造像记,就有数千方,,而北朝的墨迹传世却绝少。 北朝大量的碑刻作品构成了北朝庞大的石刻体系,无疑成为书法史上一个巨大的艺术宝库。但其艺术价值却长期未被重视,直到清代以后,阮元倡导“南帖北碑”的说法后引起书法界的关注,而后又有包世臣、康有为等学者的附和与赞赏,一时间北碑书法名气大盛。当前,我国书法领域研究北朝的书法主要是研究其书法艺术风格,而很少探究北朝刻碑之风的原因所在,所以不能充分了解其书法风格的形成。本文从北朝时期刻碑之风盛行的原因着手研究,对大量的碑刻作品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索,从政治制度、社会环境、书法基础、宗教影响等因素对书法风格的成因及其演变进行分析。充分了解其书法风格的形成,使人们对魏碑书法艺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本文通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希望能使我国书法界对北朝碑刻书法艺术能够重新审视,充分认识其价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292.1;K877.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永明;;中国书法与佛学[J];书法艺术;199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阿祥;;《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申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韦伟权;;当代艺术设计中的中国文字元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张宪华;;唐末五代徽州的北方移民与经济开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胡利平;;“逸品”“神品”臆说[J];书画世界;2007年06期
5 马祥和;;从唐尚法到宋元尚意——书画审美之比较研究[J];书画世界;2011年04期
6 王毅;;对当代高校书法教育课程的思考与建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7 洪云芳;;由《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的婚姻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8 陈秀杰;;达其情性 形其哀乐——解读书法艺术的寄情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9 肖克;魏茂军;;浅析唐太宗与褚遂良的书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10 位素娟;付瑞杰;;浅谈《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的书法艺术特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慧斌;;试析魏晋南朝家学兴盛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蒋红斌;;事物的外部因素与设计的创造性[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王永平;;梁武帝之倡儒与萧梁经学之复兴[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邱敏;;南北朝江苏地域经济开发的差异——兼论“苏北落后于苏南”的历史成因[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李凭;;北魏平城时代的分期[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高贤栋;;《魏书·李冲传》“旧无三长,唯立宗主督护”辨析[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5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郑珊珊;明清侯官许氏家族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杜浩;同构与冲突[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10 李希;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莹;草书及行书“飞白”效果的仿真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天旻;《颜氏家训》与颜氏家族文化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肖三喜;包世臣书学思想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谢晨;章草形体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胡方磊;欧阳修散文经典的传播与接受[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苏维碧;两周金文书法浅探[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吴昊;《齐民要术》所见公元六世纪中国北方社会食事生活[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8 杨艳红;汉字图形化的创造性显现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1年
9 于慧;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文化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公薇娜;中学书法教育校本课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文;沈延毅书法艺术论[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2 崔陈;勇于创新的书法艺术家包弼臣[J];文史杂志;1989年01期
3 温文茂;沉着灵动总相宜——试评宋省予的书法艺术[J];福建艺术;2002年05期
4 吴微;临池不辍,天道酬勤——林汉宗及其书法艺术[J];福建艺术;1997年04期
5 祝伟新;;笔墨化蝶 朱亚东的翰墨之路[J];上海企业;2010年10期
6 ;钱其琛论周恩来书法艺术[J];漳州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7 郭齐文;;赵铁山的书法艺术[J];晋阳学刊;1982年03期
8 王增晓;;王增晓书法艺术[J];招商周刊;2003年25期
9 钱悦诗;;先父钱名山论书法[J];世纪;1997年05期
10 薛峰;略论唐书尚法诸因素[J];洛阳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锋;;清代楹联大家的书法艺术简论[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沈树华;;联墨·书法·时代·创新[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魏伯庆;;书法需要批评[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〇一一年)[C];2011年
4 莫小不;;梁启超美学思想对书法艺术的启示[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5 夏东荣;;汉字成为书法艺术的中国文化因素[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邓清远;;简论书法艺术与经济价值的转化及异化[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会;;浅谈如何创造书法艺术的意境之美[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8 ;丝绸之路文化新园林——兰州碑林[A];中国公园协会2004年论文集[C];2004年
9 陆玉麒;;书法艺术与区域旅游资源开发[A];旅游开发与旅游地理[C];1989年
10 顾鹤冲;;论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言恭达;[N];光明日报;2008年
2 记者 贺少成;[N];工人日报;2010年
3 记者 舒鉴明 通讯员 闵宣;[N];东方城乡报;2010年
4 谢庆立;[N];中国文物报;2011年
5 江东;[N];中国文化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刘亚辉 刘虎 通讯员 王新平;[N];保定日报;2011年
7 ;[N];中国艺术报;2005年
8 庞雄;[N];金昌日报;2005年
9 金桓;[N];吉林日报;2005年
10 帅民风;[N];文艺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涛;东晋“新体”书法成因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辛勋;论朝鲜后半期书法艺术的发展[D];复旦大学;2009年
3 周延;弘一书法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4 杜浩;同构与冲突[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李伟华;中国书法艺术对明式家具的影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顿子斌;文人画的书法化倾向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7 杨疾超;古代书法批评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琪;敦煌遗书书法浅探[D];兰州大学;2007年
9 李彤;论非艺术因素与书法艺术的发展[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10 潘倚剑;笔墨与中国书画关系[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成聚;论梁启超的书学思想及实践[D];暨南大学;2011年
2 俞在玉;汉字笔画“钩”的文字学意义及其美学特征[D];青岛大学;2010年
3 耿灿;孙过庭书法情性观的美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杨蓓;平面构成中书法艺术的应用及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徐娟;刘自椟书学精神及其现代意义[D];西安工业大学;2010年
6 赵慧;倪元璐书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胡俊乐;北朝刻碑之风盛行原因考论[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邹华;颜真卿及其书法艺术对书法教学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崔永升;永瑆刻帖与题跋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周红旗;字体设计与中国书法艺术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北朝刻碑之风盛行原因考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7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47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