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论芦山东汉三国姜城遗址城门石兽

发布时间:2018-02-12 12:30

  本文关键词: 汉代石雕 姜城城门遗址 有翼神兽 汉夷关系 出处:《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东汉至三国时期的姜城城门遗址中出土一具大型石兽,其制作年代在东汉末期,在同时期的城门遗址中尚属首次发现,意义重大。其出现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一方面,本地区东汉晚期以来流行的墓前石雕虎形翼兽是其形象的直接来源,而这些石雕翼兽可能与中原文化的输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有关。另一方面,该地区当时为汉、夷、羌的交接处,据相关文献记载,此种城门石兽与该地区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心理有关。东汉末年,该地区汉夷关系一度紧张,汉人根据夷人畏惧神灵怪兽的心理,在城门口放置大型石雕虎形翼兽,用来威慑夷人。而此种石兽则在夷人的反叛中被破坏,汉族官吏的颂碑也多次被凿毁,整个城门也毁于兵燹。该石兽、石碑、城门遗存及其毁坏痕迹为当时汉夷关系的一种物证。雅安地区特别流行此种大型有翼石兽或许也与这种历史背景有关。
[Abstract]:A large stone beast was unearthed from the Jiangcheng Chengmen site in Lushan County, Ya'an City, Sichuan Province, from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o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It was first discovered in the Chengmen site in the same period at the end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Its appearance has a spe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n the one hand, the stone carvings and tiger-shaped winged beasts in front of the tombs of the region since the late Eastern Han Dynasty are the direct source of its image. On the other hand, the area was the junction of Han, Yi and Qiang at that time.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documents, At the end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relations between Han and Yi in this area were tense. According to the mentality of the Yi people who feared the gods and spirits, the Han people placed large stone carvings and tiger wings at the gate of the city. The stone beast was destroyed in the Yi people's rebellion, the praises of Han Chinese officials were also destroyed many times, and the whole city gate was destroyed in the war. The stone beast, the stone tablet, The remains of Chengmen and the traces of its destruction are a kind of material evidence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Han and Yi at that time. This kind of large wing-stone beast is especially popular in Ya'an area and may also be related to this historical background.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87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何];;蜀中汉碑三题[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霍巍;;四川东汉大型石兽与南方丝绸之路[J];考古;2008年11期

3 王煜;;汉墓“虎食鬼魅”画像试探——兼谈汉代墓前石雕虎形翼兽的起源[J];考古;2010年12期

4 王煜;;四川雅安汉墓出土“双兽搏斗”石雕及相关问题[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秋银;刘浩;;论永和人物——以刘`晕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刘湘兰;;论儒释道梦观念对六朝志怪小说的楔入[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郭云艳;;萨珊波斯帝国在拜占廷金币传入过程中的影响[J];安徽史学;2008年04期

4 朱宏斌;;秦汉时期的中印交通与农业科技文化交流[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4期

5 李正焕;;明代中外科技交流及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6 王新中,刘精忠;上古中国与西亚文化交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赵阳;;魏晋南北朝时期庄子思想对民间世俗的影响[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田峰;;吐蕃时期周边交通研究综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张秀军;;两晋时期民间应对灾害策略[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10 晁成林;;论六朝文人故事乐府和其他文体的关系[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孝鸿;;滕固的汉代艺术研究——兼谈汉代艺术的外来文化成因[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董良敏;;“神人操蛇”汉画像石考释[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启臣;;明清时期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及其影响[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4 高凯;;从人口性比例和疾病状况看西域在汉晋时期佛教东渐中的作用[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霍巍;;任乃强先生与西南考古研究[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6 黄景春;樊文星;;中国古代对火浣布之理解与认知考略[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7 吴成国;;六朝厌胜巫术考述[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胡秋银;;论刘`訹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魏建;;文化中介:日本近代文化之于前期创造社——“五四”西方文化“传播”研究[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10 余欣;;屈支灌与游仙枕——龟兹异物及其文化想像[A];龟兹学研究(第五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4 周剑虹;文化线路保护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李清敏;古埃及阿玛尔纳时期艺术成就的历史解析[D];吉林大学;2011年

6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屏;两宋词雅化进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袁瑾;绍兴舜王巡会会货表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孔令梅;敦煌大族与佛教[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陈刚;唐前蓬莱神话流变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玉强;唐代马球运动和现代马球运动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伟;北京故宫的建筑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刘茜;白族建筑门窗装饰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周晟;《色叶字类抄》汉字词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5 曹建东;中、法古典装饰艺术最后的辉煌[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巩怀霞;《香祖笔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牟菲;南朝吴声与吴地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林硕;从《四库全书》与《百科全书》比较透视十八世纪中欧文化差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小红;文明互动中的古罗马与东方[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宁;3-7世纪高昌服饰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作栻;;评“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谦论汉人的主要迷信思想[J];考古通讯;1957年06期

2 张增祺;;云南青铜时代的“动物纹”牌饰及北方草原文化遗物[J];考古;1987年09期

3 霍巍;;四川何家山崖墓出土神兽镜及相关问题研究[J];考古;2000年05期

4 杨晓春;;南朝陵墓神道石刻渊源研究[J];考古;2006年08期

5 霍巍;;中国西南地区钱树佛像的考古发现与考察[J];考古;2007年03期

6 刘化石;刘志岩;;四川汉源县麦坪新石器时代遗址2007年的发掘[J];考古;2008年07期

7 霍巍;;四川东汉大型石兽与南方丝绸之路[J];考古;2008年11期

8 王煜;;汉墓“虎食鬼魅”画像试探——兼谈汉代墓前石雕虎形翼兽的起源[J];考古;2010年12期

9 刘志岩;;四川汉源县麦坪遗址2008年发掘简报[J];考古;2011年09期

10 郭沫若;;洛阳汉墓壁画试探[J];考古学报;196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振波;略论走马楼吴简中的“户下奴婢”[J];船山学刊;2005年03期

2 ;“古巢州”遗址浮出水面[J];文明;2005年04期

3 吕长礼;;六朝别品钱刍议(上)[J];安徽钱币;2005年02期

4 林锦泉;;红笔史话[J];秘书之友;1986年06期

5 ;云鬓花颜金步摇[J];东方养生;2007年11期

6 吴逸飞;;丝绸之路的纹理:联珠纹——中西文化交流第二次高潮的写照[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李德文;;合肥市三国新城遗址的勘探和发掘[J];考古;2008年12期

8 韩起;;武术人品《三国》——吕布不使戟[J];少林与太极;2009年04期

9 赵丛苍;;凤翔博物馆藏印识考[J];文博;1985年06期

10 黎石生;;长沙市走马楼出土“叛走”简探讨[J];考古;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萧安富;;试论三国时期的孙吴货币[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四辑)[C];2003年

2 屠燕治;;杭州西湖发现三国孙吴铸钱遗物[A];六朝货币与铸钱工艺研究[C];2003年

3 张景明;;论金银器在草原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的作用[A];中国·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曹魏五铢课题组;;曹魏五铢考[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三辑)[C];1998年

5 齐陈骏;;敦煌学与古代西部文化[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6 王铎;;安阳邺都的皇家园林[A];中国古都研究(第五、六合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五、六届年会论文集[C];1987年

7 李井冈;李从明;;嘉兴元年镜的产地研究[A];全国第七届民间收藏文化高层(湖北 荆州)论坛文集[C];2007年

8 董亚巍;;鄂州镜铭与铸镜的几个问题[A];全国第七届民间收藏文化高层(湖北 荆州)论坛文集[C];2007年

9 权威;;再说内郭小“五铢”[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六辑)[C];2006年

10 ;徐州古城的历史文化与文物保护[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七辑)——中国古都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暨中华古都徐州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宏;姚安县重点保护和修复三国时期古遗迹[N];楚雄日报(汉);2011年

2 邹海斌;丰城洪州窑遗址发现三国时期大龙窑[N];江西日报;2004年

3 记者 卢娟 戴劲松;赤壁遗址发现三国时期石刻,,真是周瑜写的?[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4 马起来;实用美观青瓷羊[N];中国商报;2007年

5 皇甫江;大话三国兵器[N];中国国防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王威;散兵古墓葬发掘完成[N];巢湖日报;2006年

7 张全民 李小武;西安首次发现三国曹魏纪年墓[N];中国文物报;2006年

8 ;奇异的绍兴“飞天仙女”[N];浙江日报;2009年

9 刘远洋;浅说中国历代“太平钱”[N];中国文物报;2007年

10 记者 许继志;伊犁草原考古吸引世人关注[N];伊犁日报(汉);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程旭;唐墓壁画中周边民族文化因素及其反映的民族关系[D];兰州大学;2012年

2 李洪;敦煌文化对韩国三国时期区域文化的影响[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3 佐佐木正治;汉代四川农业考古[D];四川大学;2005年

4 王保成;三国吴简文字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祝佳;春秋至南北朝(公元前7世纪—公元6世纪)中国有翼神兽类型及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孙佳莹;从尼雅所出木雕板看中西文化交流[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杜汉超;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米出入记录所见会计制度探讨[D];吉林大学;2009年

4 李艳阳;辽代早期纪年瓷器研究的几个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5 连锐;三国时期曹魏墓葬的观察与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6 张方;关中北朝造像碑图像专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郑晋;长沙窑陶瓷艺术中的伊斯兰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叶小艳;广彩瓷与中西文化交流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9 陈归常;敦煌壁画中曹氏家族联姻形式下人物的妆饰体现[D];东华大学;2006年

10 董建华;临夏回族自治州古代碑刻的史料价值[D];兰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05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505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f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