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张协状元》中的“梧桐角”考辨

发布时间:2018-03-05 13:08

  本文选题:梧桐角 切入点:乌盐角 出处:《中国典籍与文化》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南戏《张协状元》中两次出现"梧桐角",宋诗中多次出现"梧桐角"及"乌盐角"。梧桐角、乌盐角是宋元时期在浙东民间流行的土制乐器,截取梧桐树、盐肤木的树皮卷制而成。梧桐角、乌盐角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展示的是江南风情、田园乐事、高士情怀,具有春归、祭祀、乡情等多重情感内涵。
[Abstract]:In the Southern Opera "Zhang Xiezhang", there were "Indus horns" twice, and "Indus Corner" and "Black Salt Angle" appeared many times in Song poetry. Indus Corner, a native musical instrument popular in eastern Zhejiang during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was cut off by Chinese parasol trees. The bark of salt-skinned wood is made of tree bark. Indus horn and black salt horn have strong local flavor, showing Jiangnan amorous feelings, idyllic pleasure, high Scholars' feelings, and many emotional connotations such as spring return, sacrifice, rural feeling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分类号】:K87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马兴荣;读词五记[J];楚雄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娟;宋代笔记在《全宋词》编纂中的史料价值[D];吉林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万钧;;《张协状元》新论[J];中华戏曲;2001年00期

2 胡雪冈;《张协状元》三题[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周红苓,郭作飞;《张协状元》近代口语副词简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杨观;《张协状元》同义词例释[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5 杨观;南戏《张协状元》语词例释[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郭作飞;《张协状元》在早期南戏语言研究上的重要文献价值——以《张协状元》所用近代口语词汇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9期

7 伊永文;宋代状元文化背景下的市民观照[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郑传寅;;南戏体例“输入”说质疑——以《张协状元》与《沙恭达罗》为例[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1期

9 俞为民;;《永乐大典》本《张协状元》考述[J];戏曲艺术;2010年01期

10 俞理明;;专书词汇研究方法的成功探索——评郭作飞博士《张协状元词汇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厚生;;《张协状元》的改编[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2 周育德;;复古乎?创新乎?——《张协状元》随想[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3 王璇;;善良又世故的中国人——看《张协状元》中的“鬼神”形象[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4 沈祖安;;为新本《张协状元》喝彩[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5 张烈;;昆剧《张协状元》编剧随想[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6 阮延陵;;以喜剧形式来写的悲剧——张烈改编本《张协状元》读后[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7 曲润海;;谈谈《张协状元》[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8 周传家;;我所看到、感受到的《张协状元》[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9 ;张协状元[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10 李淳;;为《张协状元》喝彩[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曲润海;谈谈《张协状元》[N];中国文化报;2001年

2 马钺;《张协状元》饮誉海内外[N];中国文化报;2002年

3 苏丽萍;《张协状元》又出京剧版[N];光明日报;2003年

4 记者 徐涟;《张协状元》南戏变京剧[N];中国文化报;2003年

5 飞虹;《张协状元》再现南宋古戏[N];中国文化报;2003年

6 吴乾浩;重塑的古韵名篇[N];文艺报;2001年

7 袁鸿;北剧场里看千年南戏[N];文艺报;2003年

8 天 高;相隔千年的情理补缺[N];中国文化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苏丽萍;半个昆剧团与一台大戏[N];光明日报;2001年

10 记者 杨胜生 徐涟;古老“状元”登场昆剧展演落幕[N];中国文化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作飞;《张协状元》词汇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朱芊;南戏《张协状元》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2 宗蒙;《董解元西厢记》与《张协状元》助词比较研究[D];宁波大学;2013年

3 范俊敏;《张协状元》韵部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4 蓝文思;《张协状元》量词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5 史钰清;《张协状元》副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刘建欣;“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7 范华琴;《张协状元》虚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晓兰;《张协状元》祈使句与感叹句研究[D];温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70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570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3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