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论周原姚西居址鹿角镞的制作工艺

发布时间:2018-03-17 00:16

  本文选题:鹿角镞 切入点:制作工艺 出处:《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2012年度周原遗址姚西居址H3、H4中出土的鹿角原料、鹿角镞半成品、成品的加工和使用痕迹仔细观察、实验操作,并结合动物骨骼鉴定、测量,着重分析了周原姚西居址鹿角镞的制作工艺,包括选料取材、原料加工、制坯成形等阶段的加工技术方法、流程以及加工工具等,初步总结了鹿角镞制作工艺的三大工序,原料加工的三个步骤,半成品加工至成品的七个步骤。通过从动物骨骼角度和灰坑堆积状况两方面的论证,初步认为H3、H4尚不具备专业生产鹿角镞作坊的条件,可能为一般的废弃堆积坑。而且,这批极具关联性的、能够反映鹿角镞制作整个流程的角料遗存,因数量太少,尚不具备一定规模,缺乏专门化生产的条件。因而,仅能代表周原姚西居址H3、H4中存在着制作鹿角镞的活动,且该活动更有可能是家庭式自给自足,而非专门提供给整个聚落或流向聚落外部的鹿角镞生产活动。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raw materials of antlers,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antlers and arrowheads, finished products, traces of processing and use of finished products, and animal skeleton identification, were carefully observed, and the animal bones were identified and measured by means of careful observation, experimental operation, and combined with animal skeleton identifi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emphatically the manufacture technology of the angle-arrowhead in Zhou Yuan Yao Xiju site, including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method of material selection, raw material processing, blank forming and so on, and summarizes the three major working procedures of the making process of antlers arrowhead. Three steps of raw material processing, seven steps from semi-finished to finished products. Based on the demonstration from the angle of animal bones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ash pits, it is preliminarily concluded that H _ 3O _ H _ 4 does not have the conditions for specialized production of arrowheads. It may be a general waste accumulation pit. Moreover, this batch of corned materials which can reflect the whole process of making antlers arrowheads is extremely relevant. Because the quantity is too small, it does not have a certain scale and lacks the conditions for specialized production. Therefore, It can only represent the activity of making antler arrowheads in H3H4, where Zhou Yuan Yao Xiju is located, and this activity is more likely to be family-style self-sufficiency, rather than providing the whole settlement or flowing to the outside of the settlement for the production of antlers arrowheads.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分类号】:K87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林永昌;种建荣;雷兴山;;周公庙商周时期聚落动物资源利用初识[J];考古与文物;2013年03期

2 马萧林;;关于中国骨器研究的几个问题[J];华夏考古;2010年02期

3 韩建业;什么是“民族考古学”[J];东南文化;1993年02期

4 徐良高;;陕西长安县沣西新旺村西周制骨作坊遗址[J];考古;1992年11期

5 刘士莪;;扶风云塘西周骨器制造作坊遗址试掘简报[J];文物;1980年04期

6 虞禺;;商代的骨器制造[J];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俭;种建荣;陈钢;;论周原姚西居址鹿角镞的制作工艺[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7年01期

2 陈国梁;李志鹏;;二里头遗址制骨遗存的考察[J];考古;2016年05期

3 武仙竹;马江波;袁东山;;重庆南宋府衙遗址骨制品及其埋藏背景[J];第四纪研究;2016年02期

4 张天恩;;凤雏三号建筑的祭祀遗存浅谈[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6年03期

5 马赛;;从手工业作坊看周原遗址西周晚期的变化[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6年03期

6 崔天兴;;考古学视角的史前社会分工与分层[J];重庆社会科学;2016年02期

7 吕鹏;;商人利用黄牛资源的动物考古学观察[J];考古;2015年11期

8 付仲杨;;丰镐遗址的制骨遗存与制骨手工业[J];考古;2015年09期

9 陈全家;陈君;吉平;王春雪;;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出土骨、角、牙制品的初步研究[J];人类学学报;2016年03期

10 马萧林;魏兴涛;侯彦峰;;三门峡李家窑遗址出土骨料研究[J];文物;2015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志鹏;;殷墟孝民屯遗址出土家猪的死亡年龄与相关问题研究[J];江汉考古;2011年04期

2 李志鹏;;晚商都城羊的消费利用与供应——殷墟出土羊骨的动物考古学研究[J];考古;2011年07期

3 种建荣;雷兴山;;周公庙遗址商周时期陶器分期研究[J];西部考古;2008年00期

4 马萧林;;灵宝西坡遗址家猪的年龄结构及相关问题[J];华夏考古;2007年01期

5 安家瑗;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骨、角器[J];人类学学报;2001年04期

6 张寿祺;;论西方哲学"整体论"不能作为我们人类学的指导思想——答“整体论是人类学的标志”说者所云[J];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7 赵芝荃;;论二里头遗址为夏代晚期都邑[J];华夏考古;1987年02期

8 容观;;关于民族考古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问题[J];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9 张长寿;;记陕西长安沣西新发现的两件铜鼎[J];考古;1983年03期

10 刘士莪;;扶风云塘西周骨器制造作坊遗址试掘简报[J];文物;198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峭石;;周原[J];诗刊;1986年06期

2 黄曲;周原散记[J];计算机;2002年Z4期

3 彭曦;“周原考古与西周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刘煜;宋江宁;刘歆益;;周原出土铸铜遗物的分析检测[J];考古与文物;2007年04期

5 史念海;周原的历史地理与周原考古[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02期

6 刘连山 ,巨万仑;周原出土文物[J];人文杂志;1979年02期

7 梁福义;周原地望考议[J];人文杂志;1985年03期

8 陈全方;;周原的来历与我国最早的京城[J];文博;1991年04期

9 张学东;;周原乐师誉楚郢[J];音乐爱好者;1991年05期

10 李学勤;一部令人惊异的好书——张洲同志《周原环境与文化》序[J];文博;199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徐天进;;周原考古与周人早期都邑的寻找[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东亚古代文化的交流”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蔡运章;;周原新获甲骨卜筮文字略论[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婉婉 本报实习生 马静;周原:播音让我踏实[N];安徽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张丽萍 王星;古周原找到一座城[N];宝鸡日报;2013年

3 宝鸡炎帝研究会、宝鸡周秦文化研究会会长、研究员 霍彦儒;周人为何能在周原迅速崛起?[N];宝鸡日报;2014年

4 特约记者 庞博;周原大地的寻宝人[N];中国文物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陈亮 李波;专家眼中的大周原[N];宝鸡日报;2009年

6 袁波;《周原风》:填补周原文化文学空白[N];中国文化报;2004年

7 崔晓波 董建新;一个乡镇执著的“城市梦”(上篇)[N];宝鸡日报;2011年

8 张弛;简评《周原环境与文化》[N];西安日报;2001年

9 杨银海 龚晓辉;文明春潮涌周原[N];宝鸡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张丽萍 李波;周原就是西周时期的圣都[N];宝鸡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裴书研;周原出土青铜礼容器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杜峗清;从白草坡到周原[D];兰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22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622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6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