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遗址保护研究中民生问题研究综述
本文选题:大遗址 切入点:居民 出处:《城市问题》2014年11期
【摘要】:由居民和遗址的关系切入,将大遗址保护与利用中的民生问题研究划分为"居民与大遗址彼此制约"和"居民与大遗址相互协同"两个阶段。从居民破坏、居民贫困、居民搬迁安置、居民发展、居民参与等方面,对我国大遗址保护与利用中的民生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专项综述与系统总结。在此基础上,从研究的理论性、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指出了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和提升空间,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作出了展望。
[Abstract]: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dents and sites, the study on livelihood problems in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large sites is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mutual restriction between residents and great sites"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residents and great sites". In the aspects of relocation, development and participation of residents, this paper makes a special summary and a systematic summary of the relevant research on livelihood issues in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great sites in China.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research method are pointed out,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is prospected.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ZH016)
【分类号】:K8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海兵;;浙江楠溪江古村落遗址保护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7期
2 赵中枢;;名城城郊型大遗址保护规划初探——以咸阳西汉帝陵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5期
3 陈稳亮;赵达;;大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规划探索——以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4期
4 陈稳亮;张祖群;赵荣;;大遗址保护的PRED协调发展案例与模式——基于汉长安城的实证与思考[J];城市规划;2006年07期
5 黄光宇,李和平;山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观念——论重庆黄山陪都遗址的保护与开发[J];城市规划;1998年03期
6 陈文敏;保护与发展——以云南省为例谈历史文化名城的动态保护[J];城市开发;2003年01期
7 李晓玲;;大明宫遗址周边地区现状调查分析[J];城市问题;2006年02期
8 喻学才;遗址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孟宪民;梦想辉煌:建设我们的大遗址保护展示体系和园区——关于我国大遗址保护思路的探讨[J];东南文化;2001年01期
10 龚良;论明祖陵遗址的保护利用[J];东南文化;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诗越;张二勋;张锦宗;高岩;李红;;豫北地区人文和旅游地质资源野外教学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22期
2 杨丹;张月;罗谦;;成都十陵大遗址区域的保护与利用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3 吴健;潘百红;;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研究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3期
4 潘百红;吴健;;国内外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研究现状[J];北方园艺;2009年12期
5 张祖群;;保护与利用:大遗址可持续发展的互动整体[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陈稳亮;赵达;;大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规划探索——以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4期
7 陈稳亮;张祖群;赵荣;;大遗址保护的PRED协调发展案例与模式——基于汉长安城的实证与思考[J];城市规划;2006年07期
8 樊海强;;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三位一体”模式探讨——以建宁县上坪村为例[J];城市规划;2010年12期
9 郭芳华;冯皎;;殷墟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城市;2012年04期
10 马秋芳;赵荣;杨新军;;城市大遗址的土地利用规划[J];城市问题;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雷;林楚燕;;陵苑的对话——西安杜陵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董明晋;苗志坚;;大遗址保护规划的文化生态性探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晓明;赵文斌;;论中国大遗址保护[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4 张祖群;;文化遗产:内涵、保护、优化利用及“申遗”思考[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5 陈稳亮;杨新军;赵荣;;城郊大型遗址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研究——以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为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6 付娟娟;崔利民;周立;;城郊型名镇大遗址展示体系建构——以郑州市古荥镇荥阳故城保护规划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7 付娟娟;;面向实施的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以郑州市荥阳故城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风景旅游规划)[C];2013年
8 焦睿红;杨珊珊;丁奇;;长城文化遗产廊道构建初探[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9 黄翌;李效顺;汪云甲;曲福田;;采煤棚户区搬迁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以山西大同煤矿集团为例[A];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C];2012年
10 李铠;;大遗址的活化——大遗址价值实现探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风景环境规划)[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剑虹;文化线路保护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彭历;北京城市遗址公园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赵文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4 郑利军;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安定;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赵宇鸣;城市区大遗址保护中外部性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7 刘军民;中国文物大遗址保护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8 余洁;遗产保护区的非均衡发展与区域政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9 张颖岚;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胡炜霞;景区周边环境研究—界定、评价、协调[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公园景观规划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蒋先峰;河南商丘遗址旅游影响因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高晶;咸阳汉陵旅游项目策划[D];西北大学;2011年
4 徐晓波;西安曲江遗址旅游的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石鹏;文化产业背景下的大遗址展示设计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卢石应;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旅游目标定位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胡小凯;西安城市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周建全;西安市未央区汉代遗址保护与开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宋立森;西安市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嘉亮;南汉康陵遗址保护研究初探[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隽成军;;考古调查与大遗址保护[J];博物馆研究;2007年04期
2 唐龙;余洁;;大遗址保护中的土地问题[J];中国文化遗产;2008年04期
3 赵中枢;;名城城郊型大遗址保护规划初探——以咸阳西汉帝陵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5期
4 余洁;唐龙;;城郊区大遗址保护用地流转的制度分析——以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5期
5 黄数敏;;城市紫线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3期
6 王景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概念[J];城市规划;1994年04期
7 阮仪三,严国泰;历史名城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旅游发展[J];城市规划;2003年04期
8 郑利军,杨昌鸣;历史街区动态保护中的公众参与[J];城市规划;2005年07期
9 陈稳亮;张祖群;赵荣;;大遗址保护的PRED协调发展案例与模式——基于汉长安城的实证与思考[J];城市规划;2006年07期
10 王景慧;;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J];城市规划;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高阳;刘罗军;黄卓;;“紫线”划定的程序和方法初探——以《珠海市“紫线”规划》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权东计;;论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中的六个关键问题[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陈同滨;[N];中国文物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宇鸣;城市区大遗址保护中外部性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苏莹莹;楚国纪南城南垣水门的复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樊海强;遗址文化产业体系构建与结构优化探析[D];西北大学;2006年
3 陈稳亮;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4 陶亮;土遗址展示方式的初步探讨[D];西北大学;2008年
5 姚迪;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遗址地居民知情权与参与权问题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凌雁;宋韬;;大遗址保护的困境与出路[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段先念;王文超;连维良;王燕文;王忠林;张铁民;王祥喜;张笑东;;大遗址保护高峰论坛摘要[J];中国名城;2008年03期
3 官信;闫亚林;;浅议当前大遗址保护问题[J];江汉考古;2008年01期
4 ;大遗址保护西安共识[J];中国文化遗产;2009年04期
5 赵荣;;有效保护 科学展示 传承文化 服务社会——陕西省大遗址保护新理念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文化遗产;2009年04期
6 李娓娓;王齐;;走大遗址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道路——探索曲阜片区大遗址保护的新途径[J];理论学习;2009年09期
7 龚良;;大遗址保护重在和谐共生[J];东南文化;2009年03期
8 陈同滨;;中国大遗址保护规划与技术创新简析[J];东南文化;2009年02期
9 刘卫红;;大遗址保护规划中价值定性评价体系的构建[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陕西大遗址保护的探索与实践》简介[J];文博;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权东计;;论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中的六个关键问题[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董明晋;苗志坚;;大遗址保护规划的文化生态性探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宗天亮;;圆明园大遗址保护基本思路探究[A];《圆明园》学刊第八期——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特刊[C];2008年
4 刘晓明;赵文斌;;论中国大遗址保护[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 朱士光;;论中国古都之大遗址保护[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晓东;罗鹏飞;;大遗址背景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应对——由杭州南宋皇城大遗址保护引起的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于佳;;浅谈重庆都市核心区南宋衙署大遗址保护与利用[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C];2013年
8 赵中枢;;名城城郊型大遗址保护规划初探——以咸阳西汉帝陵群为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9 付胜刚;沈葆菊;;“位于城市建成区”型大遗址保护策略研究初探——以隋唐长安城外郭城城墙遗址保护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祖群;胡丽萍;;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文物遗址保护的困境[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03中外生态城市理论与趋势[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胥波;建立大遗址保护的长效机制[N];中国旅游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孙漪娜 特约通讯员 庞博;李晓东:在陕西建立国家级大遗址保护示范区[N];中国文物报;2008年
3 文丹;全国大遗址保护现场会在无锡召开[N];中国文物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单红;大遗址保护重在和谐共存[N];无锡日报;2008年
5 山西省侯马市文物局 柴平林;当前大遗址保护存在问题的思考[N];中国文物报;2008年
6 记者 李艳;大遗址保护高峰论坛在西安举行[N];中国文物报;2008年
7 特约通讯员 庞博;陕西全国人大代表关注大遗址保护[N];中国文物报;2009年
8 程蓓 杨益峰;安徽省文史馆开展大遗址保护利用调研工作[N];中国文物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乔欣 刘修兵;大遗址保护任重道远[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记者 李燕锋;中央媒体聚焦 我市大遗址保护[N];洛阳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贺君;河南省大遗址保护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2 赵宇鸣;城市区大遗址保护中外部性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3 陈稳亮;大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协同[D];西北大学;2010年
4 刘军民;中国文物大遗址保护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明;江苏省大遗址保护规划与利用模式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2 曹胜杰;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保护模式探索[D];长江大学;2012年
3 孙莹;城郊型大遗址保护规划实施评价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4 张丹;我国大遗址保护与利用中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5 孟青;良渚大遗址保护规划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董欣;陕西大遗址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7 所萌;城市边缘区大遗址保护规划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8年
8 冀恬红;河南省大遗址保护与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3年
9 章腾;基于场所理论的大遗址保护规划中环境空间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10 张强;大遗址保护与开发的可行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61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661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