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高平西李门二仙庙方台非“露台”新证

发布时间:2018-03-25 09:54

  本文选题:露台 切入点:献楼 出处:《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摘要】:一直以来,高平市西李门村二仙庙正殿前方台被多数学者认为是迄今所知全国唯一现存年代最早的"露台",此说几成定论。但随着庙内金正隆三年(1158)"重修献楼"碑刻的发掘整理,使这一结论产生动摇。本文认为,宋金时期神庙中"献楼"碑刻较为少见,属近期新发现。从宋金时期祭拜礼仪中的乐舞表演及神庙布局分析,献楼应与宋碑中记载的"舞楼"、"舞亭"等名异实同,属同一类建筑。通过进一步对"露台"与"献楼"进行对比,得出此方台并非金正隆二年(1157)所建"露台",而是金代献楼基座的结论。
[Abstract]:All along, In Gaoping City, the front platform of the main hall of the Erxian Temple in Xilimen Village, Gaoping City, has been regarded by most scholars as the only "terrace" known as the earliest extant age in the country so far, which is almost conclusive. But with the excavation and arrangement of the inscription on the "restoration of the sacrificial building" in the temple by Kim Jong-un for three years,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inscriptions of "offering buildings" in temples in Song and Jin dynasties are rare and are newly discovered. From the music and dance performances and temple layout analysis of worship rituals in Song and Jin dynasties, The Xianlou should belong to the same kind of architecture as the names of "Dance Tower" and "Dance Pavilion" recorded in Song Stele. Through further comparison between "balcony" and "Xianlou",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is platform is not the balcony built by Kim Jong-un, but the base of the Jin Dynasty.
【基金】:全国哲学社科规划办“中国戏曲碑刻的收集整理与研究”(13BZS017) 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度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晋东南三]U信仰及赛社演剧研究”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87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车文明;神庙献殿源流[J];古建园林技术;2005年01期

2 景李虎 ,许颖;“竹竿子”“参军色”考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3 景李虎;王福才;延保全;;金代乐舞杂剧石刻的新发现[J];文物;1991年12期

4 延保全;;宋金元时期北方农村神庙剧场的演进[J];文艺研究;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雪;周波;申敏;;阆中博物馆中的戏台规划与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2 王潞伟;;谈符号与戏曲创作的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3 陈建成;论区域林业发展的平衡问题[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支运波;;花鼓灯起源诸说及辨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王宁宁;;古代戏曲歌舞的启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宫文华;;晋北道情的生存状况及发展前景[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段建宏;;明代晋东南自然灾害研究:兼论地方志文本的意义[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窦开虎;李占鹏;;20世纪发现戏曲文物的特征与价值[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9 祝波;;论辽代散乐乐舞的酬神功能[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刘冬亚;;宋金杂剧与元杂剧之关系探析[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西亚;金代图书出版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纪家琳;台湾当代庙宇剧场戏台体制与管理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4 郭华瞻;民俗学视野下的祠庙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王鹏龙;雁北明清剧场及其演剧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兴利;山西北路梆子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吕文丽;诸宫调与中国戏曲形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8 凌郁之;走向世俗[D];复旦大学;2005年

9 杨毅;宗教与戏剧的文化交融[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永平;包公文学及其传播[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巩文斌;云南古代传统楼阁建筑特色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李枫丹;论北宋杂剧优语的历史背景[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光武;政治文化传统对中国戏曲文化的影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尹晓叶;元代与明前期杂剧中的“开”[D];兰州大学;2011年

5 许若茜;山西金墓分区分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范月;城市户外公共观演空间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张慧琴;明清苏州地区昆剧演出场所及文化生态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马慧;襄垣古戏台调查[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左立忠;戏曲学视野下的《品花宝鉴》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丽;宋代乐队编制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富斗;;山西运城西里庄元代壁画墓[J];文物;1988年04期

2 冯俊杰;;平顺圣母庙宋元明清戏曲碑刻考[J];中华戏曲;1999年00期



本文编号:16626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6626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0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