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青铜时代蒙古高原鹿造型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9 19:22

  本文选题:青铜器 切入点:鹿造型艺术 出处:《内蒙古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摘要】:鹿崇拜是我们祖先从远古开始有的一种自然崇拜意识,这种意识因受到信仰、习俗、生活方式、以及气候、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不断演变和发展着。这种演变和发展在岩画、鹿石和其他实物载体中得到了反映,并且保留至今。从民间文学、传说、颂辞、谜语、游戏等精神文化载体中亦能找到其艺术化的痕迹。由此不难看出古人在整个生产、生活过程中视鹿为正面形象并当做图腾神物来崇拜的事实。 长期以来人们利用上述不同载体,从历史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符号语言学等方面对鹿崇拜进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从造型艺术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尚未问世。因此我们试图涉足这一领域,做些力所能及的探索,以弥补这方面的研究空白。 本文以蒙古高原青铜时代历史文化遗产中留存的鹿造型、创作时空、历史沿革等为切入点,运用造型艺术的基本理论对岩画、鹿石和其他实物上的鹿造型的各种变体,创造思路,选材名题等进行比较研究。与此同时,对于当时艺术家基于自己信念刻画出的抽象化造型进行了观察和总结。 本文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其一、对蒙古高原青铜时代岩画中的鹿造型进行了分类和辨析;其二、对青铜晚期,铁器早期的鹿石艺术构思、绘画语言、相互联系进行了比较研究;其三、对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中的鹿纹图案进行了比较研究。其四、从鹿造型艺术观察当时艺术家创造意识,探讨了青铜器时代以鹿石为代表的动物造型在游牧人艺术作品中的地位;其五、从历史遗物、民俗用品等实物载体和传说、颂词、游戏等精神文化载体的层面上,探讨了游牧人精神世界中的鹿是怎样被刻画的问题。 如果说本文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蒙古高原游牧人造型艺术以及艺术史的研究领域,应归功于那些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的研究成果和考古发现。今后我们如从地理分布,造型类别,造型的内涵、寓意,创作者抽象思维能力、图腾崇拜等方方面面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必定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Abstract]:Deer worship is a natural worship consciousness that our ancestors began to have from ancient times. This consciousness is constantly evolving and developing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belief, custom, lifestyle, climate, geography, and so on. Deer stone and other physical carriers have been reflected, and still remain. From folklore, legends, eulogies, riddles, games and other spiritual and cultural carriers can also find its artistic traces. It is not difficult to see the ancients in the entire production, The fact that deer is regarded as a positive image and worshipped as a totem in life. For a long time people have used these different carriers to study deer worship from the aspects of history, archaeology, cultural anthropology, symbolic linguistics, etc. Gratifying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but the research resul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lastic arts have not yet come out. Therefore, we try to step into this field and do some exploration within our ability to fill up the research gaps in this field. Based on the deer modeling, creation time and spac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so on retained in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Mongolian plateau bronze age, this paper applies the basic theory of plastic arts to the various variants of rock painting, deer stone and other physical deer model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abstract modeling described by artists based on their own beliefs was observed and summarized. This paper i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five parts. Firstly, the paper classifies and discriminates the deer shapes in the Mongolian plateau bronze age rock paintings; secondly, it makes a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late bronze and the early iron art conception and painting language. The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interrelation. Thirdly, it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deer patterns in the Ordos bronze ware. Fourthly, the artist's creative consciousness is observed from the deer styling ar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atus of animal modeling represented by deer stone in the art works of nomadic people in the bronze age. Fifthly, from the aspects of historical relics, folk articles and other physical carriers and legends, carols, games and other spiritual and cultural carriers,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deer in the spiritual world of nomadic people are depicted. If this article has to some extent expanded the research field of nomadic plastic arts and art history on the Mongolian plateau, it sh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of historians and archaeologists. Further research on modeling category, connotation, implication, abstract thinking ability, totem worship and so on will lead to better research results.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8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大方;;《蒙古学百科全书·文物考古卷》评介[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5年02期

2 刘迎胜;宋波涛;张德平;;草原帝国——追寻成吉思汗的地理足迹[J];森林与人类;2006年05期

3 周维衍 ,施一揆;贝加尔湖以东地区的历史真相[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S1期

4 晓克;土默特万户弘吉剌部述略[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5 叶新民;斡赤斤家族与蒙元朝廷的关系[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6 宝音德力根;成吉思汗建国前的金与蒙古诸部[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0年04期

7 舒洁;;野马之翼[J];诗刊;1998年04期

8 冯秋子;;生长的和埋藏的[J];散文;2003年02期

9 邢野;北方鼓与鼓文化[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小黄狗的窝 草原上的传奇[J];世界电影之窗;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雪艳;徐新良;;1982-2003年蒙古高原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2 陈山;;蒙古高原及其邻近地区蒙古族茶用植物的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3 王雄;;关于阿台汗[A];蒙古史研究(第五辑)[C];1997年

4 刘帅;于贵瑞;浅沼顺;杉田伦明;张雷明;赵风华;胡中民;李胜功;;蒙古高原中部草地土壤冻融过程及土壤含水量分布[A];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张凤兰;郝丽珍;王萍;杨忠仁;张进文;李晓静;胡宁宝;闫洁;赵清岩;;蒙古高原沙芥属野菜的种质资源考察及利用现状[A];全国蔬菜和薯类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鸿雁;田育红;;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及河北坝上地区植被退化与风沙活动的关系分析[A];“全国第五届青年植物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植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汪卫国;;蒙古高原北部湖泊和风成沉积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汪卫国;;蒙古高原北部湖泊和风成沉积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葛根高娃;;论中国北方草原文化的复合生态基础[A];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宝音德力根;;关于王汗与札木合[A];蒙古史研究(第三辑)[C];198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王玮;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市举行[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2 记者 赵元君;鄂尔多斯青铜器“做客”秦兵马俑博物馆[N];内蒙古日报(汉);2004年

3 杨晓艳;合作潜力巨大[N];吉林日报;2007年

4 ;千里万里追蝗虫 蒙古高原谱新篇[N];大众科技报;2007年

5 祁恒峰 郝成;彰显草原文化魅力 谱写欢歌盛世乐章[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6 铁铮;中日蒙合作研究蒙古高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N];科技日报;2006年

7 中蒙联合考古队 塔拉 陈永志 宋国栋;蒙古浩腾特苏木回鹘陵园遗址发掘有重大收获[N];中国文物报;2007年

8 卫平;发扬光大蒙古族长调民歌艺术[N];锡林郭勒日报;2008年

9 高平;我国北方草原考古学文化研究进一步拓展[N];光明日报;2008年

10 本报驻内蒙古记者 阿勒得尔图 通讯员 祁恒峰 郝成;彰显草原文化魅力[N];中国文化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嘎丽玛;青铜时代蒙古高原鹿造型艺术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2 岳秀贤;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3 马成仓;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Cargana)几种优势植物生态适应性与地理分布的关系[D];南开大学;2004年

4 翟新伟;蒙古高原全新世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5 国振杰;蒙古高原草原区主要根茎禾草发育及繁殖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6 陈有君;典型草原区土壤湿度的时序特征[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7 王维;蒙古国中部Ugii Nuur湖过去8660年孢粉记录与环境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张全超;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人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徐英;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冰梅;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之动物学溯源[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奇丽;蒙古高原南部季风边缘区腾格淖尔记录的全新世东亚季风变化[D];兰州大学;2007年

2 胡轶鑫;蒙古高原北部Gun Nuur全新世环境演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侯晓东;蒙古高原不同草原区土壤因子及根茎禾草生长发育状况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4 武月荣;基于土壤常规分析和同位素~(137)Cs技术的蒙古高原土地退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5 乌恩;蒙古高原黾蝽科(Gerridae)昆虫的分类学初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6 春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特性及植被群落特征对比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7 卓义;基于MODIS数据的蒙古高原荒漠化遥感定量监测方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8 宝爱萍;蒙古高原盲蝽族(Mirini)昆虫分类学初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9 通嘎拉;蒙古高原狭盲蝽族(Stenodemini Laporte)昆虫分类学初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10 高新国;中蒙贸易结构特征及其成因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82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682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7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