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河南商丘遗址旅游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3 09:51

  本文选题:遗址旅游 + 影响因素 ; 参考:《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遗址遗产地申报热情的高涨,我国遗址旅游的开发也在各地呈现出遍地开花、水涨船高之势。我国遗址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资源品位参差不齐。地方政府、旅游投资者、运营商等相关利益者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不顾资源禀赋的差异,纷纷创造条件对遗址资源进行盲目的投资和开发,致使旅游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遗址旅游项目不断剧增,但游客对遗址旅游产品的抱怨之声也越来越强烈。这种现象表明,遗址旅游提供方和需求方之间的信息沟通出现了严重的脱节。鉴于此,本文以商丘古城和梁汉王墓群遗址作为案例地,对遗址旅游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用以发现游客在遗址旅游中最为重视的因素,以期对遗址地未来的旅游发展提供建议。 首先,本文对国内外遗址旅游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其次,根据国内外文献综述中遗址旅游的影响因素,结合案例地旅游发展现状,提取了案例地旅游影响因素的测评指标。并依据该指标设计调查问卷对案例地做了预调研,在经过初步的统计分析后对测评指标进行了修改,并构建了遗址旅游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如图3.1所示。 再次,以假设模型3.1中的测量指标作为正式问卷的题项,对案例地游客进行随机抽样、获取实证分析的数据。实证结果验证了模型假设,所构建的遗址旅游影响因素结构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度;模型各维度对遗址旅游具有正向影响,但贡献程度不同;模型测量指标存在一致性,但各指标的路径系数不尽相同。影响因素各维度对遗址旅游的贡献大小依次是内部设施、人文环境、遗址资源、游客需求和价格因素,影响较大的因子指标包括人员态度、居民态度、建筑风格、历史文化、服务态度和餐饮价格。游客各属性特征在对遗址旅游的感知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最后,依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对案例地未来的旅游发展给出了建议,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空间。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the enthusiasm of heritage site applic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heritage tourism in our country has been blooming everywhere. Our country ruins tourism resources are rich, the type is diverse, the resources taste is not uniform. Local governments, tourism investors, operators and other relevant stakeholders have created conditions for blind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of site resources for short-term economic benefits and regardless of differences in resource endowments. This has led to a strange phenomenon in the tourism market: the number of tourism projects at sites has been soaring, but the complaints of tourists about the products of tourism at sites have become stronger and stronger. This phenomenon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a serious disconnection between th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roviders and the demanders of the site tourism. In view of this, taking the ancient city of Shangqiu and the tomb of Liang Han Wang as the case sit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ite tourism,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factors that tourists attach most importance to in the site tourism. In order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e site.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site tourism at home and abroad.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ite tourism in the literature review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ase tourism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xtracts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the impact factors of case tourism. According to the index design questionnaire, the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the case, modifies the evaluation index after preliminary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constructs a hypothetical model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ite tourism, as shown in figure 3.1. Thirdly, taking the measurement index in hypothesis model 3.1 as the item of formal questionnaire, random sampling is carried out to obtain the data of empirical analysis. The empirical results verify the model hypothesis, the structural model of the impact factors of site tourism has a good fit; each dimension of the model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site tourism, but the contribution is different; the model measurement indicators are consistent. However, the path coefficients of each index are different.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 dimension to site tourism is in turn internal facilities, humanistic environment, site resources, tourist demand and price factors.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include attitude of personnel, attitude of residents, architectural style, history and culture. Service attitude and catering price. There are also differences in the perception of site tourism among tourist attribute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empirical study, the paper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fu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e case study, and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this study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space.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592.7;K8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旭;吕文学;;谈判力研究现状与前景[J];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09期

2 黄丽英;;经济型酒店顾客忠诚的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3 王伟萍;;浅议影响我国私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因素[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1期

4 牛丽文;姜俊;;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战略成本动因分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魏奇锋;顾新;;产学研知识联盟的知识共享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年03期

6 胡晓军;;新形势下我国房地产企业的战略调整方向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0期

7 沙枫;;关于行政管理效能提高的影响因素思考[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2期

8 李岩;;国际移民对全球福利影响剖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1期

9 高歌;高启杰;;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南省叶县的调研数据[J];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03期

10 张雅平;闫锋;;浅析会计稳健性[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斌;李娜;;我国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魏丽;付忠亮;李昌坤;王心朋;;影响镁合金板材冲压成形性能的因素[A];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第五届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魏丽;付忠亮;李昌坤;王心朋;;影响镁合金板材冲压成形性能的因素[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4 杨坚;訾跃平;;优化抄纸助留体系 促进企业效益提高[A];'2010(第十八届)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及造纸新技术应用研讨会('2010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与造纸新技术应用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陈晶;杨舒杰;;制药企业员工忠诚度影响因素及培养对策[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6 俞嗣皎;李大庆;陈国柱;李井怀;于甜;;影响Si(Li)探测器性能的一些因素[A];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1994年

7 侯智惠;;内蒙古农民增收难的分析与对策[A];内蒙古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董圣鸿;王燕;胡竹菁;戴海琦;;影响试题难度的认知因素的现代测量学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张婧忻;;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季民;张亮;金洛楠;;光电催化氧化法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王激清 河北农业在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马文奇;氮磷钾肥比例的影响因素及合肥比例预测[N];农资导报;2005年

2 复旦大学旅游学系 李萌;也谈地震遗址旅游发展问题[N];中国旅游报;2009年

3 记者刘斐;中国将成为重要影响因素[N];中国黄金报;2011年

4 彭春来;市场影响因素没有变化 2900点不是牛熊分界线[N];证券日报;2011年

5 许帅;服务合理区影响因素研究[N];中华建筑报;2011年

6 记者 刘林 特约记者 何学桂 通讯员 刘永彬;姜堰打造天目山遗址旅游区[N];泰州日报;2010年

7 渤海期货 温京海;焦炭价格的影响因素[N];期货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舒小波;省政协文化旅游调研组来绵调研[N];绵阳日报;2009年

9 解语;三大影响因素:制度、物流、数据[N];人民邮电;2011年

10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王激清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马文奇;氮磷钾肥比例的影响因素及合理比例预测[N];农资导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淑芳;普京执政以来的俄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张宗贵;成像光谱岩矿识别方法技术研究和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4年

3 尹向东;我国钢铁企业并购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4 邹志勇;企业集团协同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杨正林;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华玉妹;污泥中Cu、Pb和Zn的生物沥滤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毕琳;我国城市化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8 谈颂;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影响及预测因素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张晓丽;小鼠精原细胞分离培养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方金水;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营销执行力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先峰;河南商丘遗址旅游影响因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颖;基于消费者品牌转换类型的满意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丁磊鑫;中小物流企业动态联盟绩效及稳定性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郭雅清;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5 肖薇;中国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6 罗小斌;滨海旅游目的地国际化影响因素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7 汪宁;苏州高职生择业影响因素的调查及研究分析[D];苏州大学;2007年

8 马金金;网络家校合作的家长满意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9 邵俊丽;跨国技术聪明中企业知识吸收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10 谭雄;湖南省部分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826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8826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9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