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献与“丝绸之路”文化传统
本文选题:丝绸之路 + 民族文化 ; 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08期
【摘要】:西夏(1038-1227)上承吐蕃、唐代归义军、回鹘,实际控制"河西走廊"达200余年,客观上把汉、唐之后贺兰山一带的"丝绸之路"引向了繁荣,并把"河西走廊"沿线的文化遗存打上了独有的印记。本文拟从宗教学、语文学、文学等方面论及存世西夏文献与河西走廊遗存文献、文物以及民间信仰之间的关联,从而彰显西夏文献对丝绸之路古代文明建构的重要价值以及对其加以保护的重大意义。
[Abstract]:In the Tang Dynasty, the Rebellion and the Uighur actually controlled the "Hexi Corridor" for more than 200 years. Objectively speaking, the "Silk Road" along the Helan Mountains after the Tang Dynasty led to prosperity. And the "Hexi Corridor" along the cultural remains on a unique mark. This paper intend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terature of the Western Xia Dynasty and the remains of the Hexi Corridor, cultural relics and folk beliefs from the aspects of religio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etc. Thus, the important value of Xixia literatur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ncient Silk Road civiliz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its protection are demonstrated.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夏文《大宝积经》整理研究集成”(16BMZ02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46.3;K8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导夫;基于方正书版(Founder BookMaker9.X/10.X)的西夏文字处理技术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史金波;;西夏文的死亡和再生[J];荣宝斋;2006年03期
3 段玉泉;;西夏文《胜相顶尊总持功能依经录》再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4 柳长青;杜建录;;网络下的西夏文及西夏文献处理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5 杜建录;;西夏文献的发现与整理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年04期
6 王银彩;;千年手抄楷书西夏文字[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2年10期
7 黄延军;;内蒙古博物馆藏西夏文《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残片考[J];西夏学;2007年00期
8 史金波;;《中国藏西夏文献》的内容特点[J];西夏学;2008年00期
9 高国祥;;《中国藏西夏文献》出版过程[J];西夏学;2008年00期
10 ;《中国藏西夏文献》总目录[J];西夏学;2008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延军;;内蒙古博物馆藏西夏文《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残片考[A];西夏学(第二辑)[C];2007年
2 史金波;;《中国藏西夏文献》的内容特点[A];西夏学(第三辑)[C];2008年
3 高国祥;;《中国藏西夏文献》出版过程[A];西夏学(第三辑)[C];2008年
4 ;《中国藏西夏文献》总目录[A];西夏学(第三辑)[C];2008年
5 杜建录;;中国藏西夏文献叙录[A];西夏学(第三辑)[C];2008年
6 艾俊川;;西夏文识读过程中的几个细节[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八辑)[C];2006年
7 史金波;;西夏文《官阶封号表》考释[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8 胡玉冰;;汉文西夏文献之特点及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A];西夏学(第一辑)[C];2006年
9 杜建录;;中国藏西夏文献概论[A];西夏学(第二辑)[C];2007年
10 史金波;白滨;;莫高窟、榆林窟西夏文题记研究[A];西夏学(第二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泉龙;敦煌西夏文文献结集出版[N];中华新闻报;2007年
2 彭向前 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藏语在解读西夏文献中的作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史金波;国图藏西夏文文献的价值[N];中国文物报;2002年
4 庄电一;大型图书《法藏敦煌西夏文献》面世[N];光明日报;2007年
5 周志忠邋曹玲娟;流失西夏文献悉数“归国”[N];人民日报;2007年
6 冯舒玲;《中国藏西夏文献》——复活消失的历史[N];宁夏日报;2007年
7 冯舒玲;《中国藏西夏文献》出版[N];宁夏日报;2007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西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史金波;我与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献[N];光明日报;2009年
9 史金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破解西夏文文献 探寻神秘的西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记者 肖洁 李超;最早的活字版西夏文在甘肃[N];兰州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韩小忙;西夏文正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安娅;西夏文藏传《守护大千国土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束锡红;西夏文献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段玉泉;语言背后的文化流传:一组西夏藏传佛教文献解读[D];兰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问王刚;明代题涉西夏文献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2 李杨;《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西夏文诸本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赵焕震;西夏文《亥年新法》卷十五“租地夫役”条文释读与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4 王龙;西夏文献《法则》卷九释读与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13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913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