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墩文化简析
本文选题:太湖西部 + 新石器时代 ; 参考:《东南文化》2017年03期
【摘要】:骆驼墩文化是指分布于太湖西部以平底釜为典型陶器的一类遗存。主要遗址有江苏宜兴骆驼墩、宜兴西溪、溧阳神墩、江阴祁头山、锡山彭祖墩、高淳薛城,浙江余杭吴家埠、吴兴邱城等。通过分析目前已发表资料的各遗址,可以将骆驼墩文化统一划分为三期五段。骆驼墩文化早期年代应大体与马家浜文化早期、繁昌缪墩类遗存相当,晚期大致与马家浜文化的最晚阶段和以侯家寨上层为代表的侯家寨文化同时。
[Abstract]:Camel pier culture refers to a kind of remains distributed in the west of Taihu Lake, with flat bottom kettle as a typical pottery. The main sites are Yixing Camel Pier, Yixing Xixi, Liyang Shendun, Jiangyin Qitou Mountain, Xishan Pengzu Dun, Gao Chun Xue Cheng, Zhejiang Yuhang Wu Jiabu, Wuxing Qiu Cheng, etc. The camel pier cul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and five sections by analyzing the sites that have been published at present. The early period of Camel Dun culture should be about the same as the early period of Majiabang culture, and the late stage of Majiabang culture and the Hou Jiazhai culture represented by the upper layer of Houjiazhai.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系;
【分类号】:K87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留根;郭伟民;王巍;栾丰实;赵宾福;宫希成;高蒙河;邹厚本;田名利;;骆驼墩文化遗存与太湖西部史前文化(上)[J];东南文化;2011年06期
2 田名利;郝明华;彭辉;;江苏溧阳神墩遗址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09年05期
3 张童心;王斌;;论祁头山文化[J];东南文化;2009年05期
4 林留根;;骆驼墩文化初论[J];东南文化;2009年05期
5 林留根;田名利;徐建清;周恒明;张浩林;胡颖芳;周润垦;朱晓汀;黄建秋;;江苏宜兴骆驼墩遗址发掘报告[J];东南文化;2009年05期
6 田名利;谈国华;徐建清;周润垦;;江苏宜兴西溪遗址发掘纪要[J];东南文化;2009年05期
7 李兰;朱诚;林留根;赵泉鸿;史恭乐;朱寒冰;;江苏宜兴骆驼墩遗址地层7500~5400BC的海侵事件记录[J];地理学报;2008年11期
8 陆建芳;左骏;庞志军;;江苏江阴祁头山遗址2000年度发掘简报[J];文物;2006年12期
9 朱国平;邹忆军;郝明华;汪俊明;解立新;蔡剑鸣;唐根顺;;江苏无锡锡山彭祖墩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06年04期
10 林留根;田名利;徐建清;;江苏宜兴市骆驼墩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J];考古;2003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宾福;郭梦雨;;骆驼墩文化简析[J];东南文化;2017年03期
2 宋艳波;田名利;;江苏溧阳神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动物遗存分析报告[J];海岱考古;2016年00期
3 宋艳波;田名利;;江苏宜兴西溪新石器时代遗址脊椎动物研究报告[J];海岱考古;2016年00期
4 方向明;;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区域政体模式的探讨[J];东方博物;2015年03期
5 曹峻;;广富林文化的本土与外来因素[J];东方考古;2015年00期
6 曹昕运;;小梅岭玉矿与良渚文化玉料来源再探[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S2期
7 贺云翱;;“宜兴窑”初论[J];东南文化;2015年04期
8 王荣;吴在君;;中国玉器的古代修复工艺研究——以出土玉器为例[J];东南文化;2015年03期
9 陈杰;;崧泽文化的形成[J];东南文化;2015年01期
10 刘晓婧;;太湖地区出土的史前玉sJ];文物世界;2015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军;左骏;刁文伟;陆建芳;张童心;高振威;;江苏江阴南楼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2007年07期
2 朱国平;邹忆军;郝明华;汪俊明;解立新;蔡剑鸣;唐根顺;;江苏无锡锡山彭祖墩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06年04期
3 信忠保;谢志仁;;长江三角洲地貌演变模拟模型的构建[J];地理学报;2006年05期
4 黄宝玉,朱祥根,蔡华伟,林留根,田名利;江苏宜兴骆驼墩、西溪遗址全新世软体动物[J];海洋科学;2005年08期
5 王张华,陈杰;全新世海侵对长江口沿海平原新石器遗址分布的影响[J];第四纪研究;2004年05期
6 王根富 ,张君;江苏金坛三星村新石器时代遗址[J];文物;2004年02期
7 朱诚,郑朝贵,马春梅,杨晓轩,高锡珍,王海明,邵九华;对长江三角洲和宁绍平原一万年来高海面问题的新认识[J];科学通报;2003年23期
8 申洪源,朱诚,张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演变与环境考古学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3年04期
9 林留根;田名利;徐建清;;江苏宜兴市骆驼墩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J];考古;2003年07期
10 ;江阴佘城遗址试掘简报[J];东南文化;2001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振鹏;;区域文化如何创新[J];w,
本文编号:19231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923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