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句丽考古的主要发现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7 19:23

  本文选题:高句丽 + 高句丽遗存 ; 参考:《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02期


【摘要】:高句丽民族及其政权,是我国东北及东北亚地区历史上有很大影响的一个民族和政权,在以集安、桓仁为中心的我国东北地区所保留的高句丽遗存,总体数量最多,种类最全,遗存年代的持续时间也最长。本文首先按时间先后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吉林两省高句丽遗存的重要发现,然后以都城、山城和墓葬为专题,对各类遗存的基本面貌、主要特点、年代、演变诸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
[Abstract]:The nation and its regime are a nation and political power which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history of northeast and Northeast Asia. The remains of Gao Gu Li, which is kept in the northeast of China with Ji'an and Huanren as the center, have the largest number, the most complete species, and the longest time of the remains.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d the new middle school according to the time. The important discovery of the remains of the two provinces of Liaoning and Jilin province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state, and then taking the capital city, the mountain city and the burial as a special topic, has carried out a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the basic features, the main features, the years and the evolution of all kinds of remain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0&ZD085) 吉林大学“985工程”项目
【分类号】:K8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存成;高句丽初、中期的都城[J];北方文物;1985年02期

2 董学增;吉林市龙潭山高句丽山城及其附近卫城调查报告[J];北方文物;1986年04期

3 佟达;辽宁新宾县转水湖山城[J];北方文物;1991年01期

4 魏存成;高句丽马具的发现与研究[J];北方文物;1991年04期

5 陈大为;辽宁高句丽山城再探[J];北方文物;1995年03期

6 周向永,赵俊伟,李亚冰;辽宁开原境内的高句丽城址[J];北方文物;1996年01期

7 乔梁;高句丽陶器的编年与分期[J];北方文物;1999年04期

8 周向永,王兆华;辽宁铁岭张楼子山城调查[J];北方文物;2001年02期

9 李龙彬;苏鹏力;朱寒冰;;沈阳市石台子高句丽山城2002年Ⅲ区发掘简报[J];北方文物;2007年03期

10 李新全;梁志龙;王俊辉;;关于高句丽两座土城的一点思考[J];东北史地;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志成;集安八卦图考[J];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范恩实;;第一玄菟郡辖区侧证[J];北方论丛;2011年01期

3 朱永刚;;吉林省及相邻地区出土铜剑的聚类分析——兼论东北系铜剑的区系与流变[J];边疆考古研究;2002年00期

4 魏存成;;渤海都城的布局发展及其与隋唐长安城的关系[J];边疆考古研究;2003年00期

5 王培新;;高句丽封土石室墓文化渊源之乐浪因素初探[J];边疆考古研究;2004年00期

6 彭善国;;试析渤海遗址出土的釉陶和瓷器[J];边疆考古研究;2006年00期

7 王飞峰;;汉唐时期东亚文化的交流——以人面纹瓦为中心[J];边疆考古研究;2008年00期

8 彭善国;;3~6世纪中国东北地区出土的釉陶[J];边疆考古研究;2008年00期

9 赵俊杰;;高句丽平壤期王陵考略[J];边疆考古研究;2010年00期

10 魏存成;;朝鲜境内发现的高句丽山城[J];边疆考古研究;2010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佟士枢;;辽宁高句丽遗址病害分析及加固措施[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2 何明;;吉林省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与认识[A];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C];1990年

3 许卫红;刘群;;论先秦时期葬具表面的附饰品[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孙泓;;5—14世纪西域音乐舞蹈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和影响[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5 孙泓;;慕容鲜卑迁入朝鲜半岛及其影响[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三辑)[C];2011年

6 苗威;;百济前期疆域述考[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四辑)[C];2013年

7 耿铁华;;集安新发现的高句丽碑及其研究状况[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五辑)[C];2013年

8 冯立君;;韩国与中国近30年百济史研究述要——以对外关系史研究为中心[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五辑)[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春颖;高句丽遗存所见服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解丹;金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及其空间规划布局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彭飞;隋唐东北边塞诗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申云艳;中国古代瓦当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熊义民;公元四至七世纪东北亚政治关系史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6 李钟洙;夫余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李德山;六至九世纪东北边疆民族与中央王朝关系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赵红梅;玄菟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赵海洲;东周秦汉时期车马埋葬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10 金东春;20世纪初基督教在中国延边朝鲜民族社会的演变及其影响[D];延边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坤;自安山城的考古收获与初步认识[D];吉林大学;2011年

2 吴婉源;辽墓壁画夫妇出行图图像样本的艺术渊源考述[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张伟;敦煌汉简中的兵器[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允兰;南京出土六朝瓦当纹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程程;高句丽五部历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宁;夫余历史与文化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婷;高句丽服饰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睿哲;高句丽遗迹出土砖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张清华;隋唐城池军事防御体系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男;遗址博物馆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存成;高句丽初、中期的都城[J];北方文物;1985年02期

2 董学增;吉林市龙潭山高句丽山城及其附近卫城调查报告[J];北方文物;1986年04期

3 陈雍;扎赉诺尔等五处墓葬陶器的比较研究[J];北方文物;1989年02期

4 魏存成;高句丽马具的发现与研究[J];北方文物;1991年04期

5 干志耿;三江平原汉魏城址和聚落址的若干问题──黑龙江考古千里行随笔[J];北方文物;1999年03期

6 靳维柏,王学良,黄星坤;黑龙江省友谊县凤林古城调查[J];北方文物;1999年03期

7 乔梁;高句丽陶器的编年与分期[J];北方文物;1999年04期

8 林l,

本文编号:1943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943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c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