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对东汉前铜器上的建筑模型与图像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22 20:40
【摘要】:在古代文献的记载中,有很多描绘战国时期各国都城以及其他重要城市繁荣壮观的资料,在现在的一些考古遗址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夯土高台的宏大规模,与史料相印证。中国古代选取建筑材料以木结构建筑为主,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性高于大部分砖石结构建筑,但其抗腐蚀性和防火性能上的巨大劣势,使得早期的建筑难以保存至今,难免让人在参观宏伟高台时留下遗憾。 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显示,出现建筑零件模型的出土器物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较为著名的有西周早期的Y(令簋,以及在一些铜铸器物上出现了类似屋顶的器盖。出现建筑图像的出土器物,或者通过一些简陋线条试图描绘出建筑图像的器物在春秋末期开始出现,战国时期开始越来越多。这些有关建筑的图像主题一般都是祭祀或宴飨的宏大场景,建筑仅以背景的形式出现,即使如此,在当时的工艺条件下,这些图像的刻画也十分精妙。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建筑风格通过不同的绘画技术表现出来,形象相当准确。在对建筑的艺术表达里,通过錾凿、镶嵌、模铸等技术手段,让后人可以提炼出建筑图像的图例效果,并通过立面图、剖面图的合理应用来恰当的表达当时建筑的整体概况。此类图像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学术研究角度,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找到了古代建筑图像中所表达建筑物的“图例”后,我们对当时的地表之上的建筑就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现代的所有建筑物为了安全坚固都打有地基,古代人们对此也颇有研究,结合考古发掘的遗址我们可以看出,古代的建筑也不是平地而起的,而是通过各种方式加固房屋上部与地表的结构。通过分析一些特点鲜明并保存较为完整的一些战国至汉代建筑遗址的构造,可以对建筑图像中所要表现的建筑物的具体形式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包括:1、是建筑外形上由屋顶,屋身和台基三部分构成;2、建筑的结构是由木构架结构组成,包括屋顶和屋身部分的骨架;3、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做法在汉代宫室建筑中能够较为明显的体现出来:以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四根柱子组成一间,一栋房子有几个间组成;4、建筑群体布局的特征即组合原则也可以从汉长安城未央宫第四号建筑遗址①、汉长安城南郊礼制建筑遗址群①等考古资料总结得到: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每个建筑物的正面都面向院子,在正面面设有门窗,同时规模较大的建筑由若干个院子组成。整个建筑群体中能找到较为明显的中轴线,在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两侧的次要建筑多作对称的布置;5、建筑装饰的细部主要是对梁枋,斗h1,檩椽等结构构件艺术加工,从而发挥装饰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悠久,可以考证到的最早建筑物大约可以上溯至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这七千余年中我国古代建筑不断发展变化,尽管由于气候、地理、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建筑有一定的区别,但经过长时间的兼收并蓄、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了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并且对整个东亚地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古建筑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新石器时代、夏商周、秦汉至南北朝、隋至宋、元至清五个阶段。本文中所截取的商周、秦与西汉时期,正好是我国古代建筑萌芽开始蓬勃发展,直到初步定型的一个时间段。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U-092;K87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中元;谈天说地话建筑——中国古代建筑对今人的启示[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1年03期

2 王东涛;试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特色[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冯柯;;中国古代建筑形态设计的理情寓合[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4 王世仁;;关于刘敦桢遗稿《中国封建制度对古代建筑的影响》的说明和认识[J];古建园林技术;2007年04期

5 ;团城——古代台的实例[J];文史知识;2007年08期

6 肖e

本文编号:2288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288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9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