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报》杂志 南京廖华
本文关键词:河南淅川马川墓地汉代积石积炭墓的发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刊名: 考古学报
Acta Archaeologica Sinica
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周期: 季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0453-2902
CN: 11-1209/K
邮发代号: 2-116
复合影响因子: 1.771
综合影响因子: 0.82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考古学报
曾用刊名:中国考古学报;田野考古报告
创刊时间:1936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4—2015)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考古学报》杂志期刊简介
《考古学报》(Acta Archaeologica Sinica)季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考古杂志社编辑出版。1936年创刊,季刊,为面向国内外的中国考古学权威性学术刊物,主要刊发田野考古的调查发掘报告,考古研究专题论文,以及与考古学关系密切的其他重要论著,是考古学专业学术性刊物。《考古学报》前身为1936年出版的《田野考古报告》,1947年至1949年改名《中国考古学报》,1953年改为《考古学报》。读者对象主要为:考古文物工作者、史学工作者、历史教师及考古爱好者。
发表流程:收稿---稿件初审---商定期刊---杂志社审稿---办理定金---修改定稿---确认---付余款---杂志社发采稿通知---发表见刊---接收期刊样册---知网收录
论文刊发时间:从收到论文版面费起3-4个月(特殊情况除外),针对需要快速发表的作者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本站声明:期刊之家网与多家医学期刊结成了学术联盟,如果您有发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SCI收录期刊的需求,以及对于需要论文发票的作者可以与我们联系
1、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时间安排等相关咨询联系刘编辑1269292199
2、不违反宪法和法律,不损害公共利益。
3、是作者本人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不侵犯任何著作权和版权,不损害第三方的其他权利;来稿我方可提供“中国知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提供修改建议,达到文字复制比符合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
4、本站初审周期为2-5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
或用稿通知;若2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
5、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
6、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7、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
8、切勿一稿多投,稿件一律不退,请自留电子稿。
《考古学报》杂志期刊栏目设置
本刊主要栏目:田野考古发掘报告、考古学研究专题论文、研究论著、鉴定研究等。 《考古学报》杂志期刊常见论文发表范例
汉代聚落分布的变化——以墓葬与县城距离的分析为线索
张家港东山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河南安阳刘家庄北地唐宋墓发掘报告
豫西晋南和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初期遗存研究
东周时期冀北山地玉皇庙文化的中原文化因素
江苏泗洪顺山集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和格局
试论西藏发现的早期金属器和早期金属时代
河北邯郸薛庄遗址发掘报告 井中伟;霍东峰;胡保华;
河南淅川泉眼沟汉代墓葬发掘报告
中国出土新石器时代绿松石器研究
百济佛教寺院遗址的相关问题研究
天津蓟县青池遗址发掘报告
河南淅川马川墓地汉代积石积炭墓的发掘
李济考古学方法论中的史学特征
良渚文化宏观聚落研究
北魏平城时代平城墓葬的文化转型
广西贵港马鞍岭梁君垌汉至南朝墓发掘报告
重庆地区唐代佛教摩崖龛像调查
良渚文化墓地与其表述的文明社会
海岱地区出土东周铜容器研究
青海都兰热水一号大墓的形制、年代及墓主人身份探讨
广西合浦寮尾东汉三国墓发掘报告
商代亲称区别字若干问题研究
秦汉时分纪时制综论
四川地区西汉土坑墓分期研究
甘肃酒泉干骨崖墓地的发掘与收获
汉长安城泬水古桥遗址发掘报告
本文关键词:河南淅川马川墓地汉代积石积炭墓的发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2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32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