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嘉峪关魏晋墓壁画,观晋人风貌
[Abstract]:Jiayuguan Wei and Jin tomb murals are large family tombs found in Jiayuguan area of Gansu Province, in which the murals are well preserved and of great artistic value. The content of Jiayuguan mural is unique, which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stone portrait of Han Dynasty, and the form is simple and mysterious, which embodies the freehand spirit of the continuous absence of self and the forgetting of words, and reflects the style of the Jin people of the times. Through the reading of Jiayuguan murals to relive the spirit of that era and the achievements of philosophy, literature and ar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etaphysics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this paper ha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meanor and beauty of Wei and Jin people. And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arm of Wei and Jin dynasties, deepening and expand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beauty of the charm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of great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to the practical aesthetic practice.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879.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晓鹏;;王玄览道教重玄美学思想简论[J];中国道教;2005年06期
2 侯力,张玉;论魏晋玄学与审美范畴形成的关系[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陈群;魏晋“才性”、“性情”之辩再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林u&;;“亡国之音”辩——有感于嵇康《声无哀乐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年04期
5 祁志祥;;郭象美学:“任性”而“自得”[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李红霞;论汉晋招隐诗的两次复变及文化动因[J];唐都学刊;2002年01期
7 马晓乐;郭象“性分”观念探微[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韩高年;汉晋赋中的自然及自然观的演变[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刘强;从“清谈误国”到文化研究——魏晋清谈研究的历史回顾[J];学术月刊;2005年10期
10 吴耀华;现代水墨"随意性"语言诠释[J];艺术百家;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顾涛;;汉唐经学史料索隐——“(皇侃《论语义疏》)存汉晋经学之一线”说绎析[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为群;西晋诗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叶枫宇;西晋作家的人格与文风[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玲娣;汉魏六朝老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何善蒙;魏晋情论[D];复旦大学;2005年
5 余虹;禅宗与全真道宗教美学思想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傅晶;魏晋南北朝园林史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黄圣平;郭象玄学研究[D];北京大学;2003年
8 戴建平;魏晋自然观研究[D];南京大学;2001年
9 罗安宪;道家心性论[D];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
10 顾瑞荣;道家“大一”思想及其表达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欣欣;《世说新语》与魏晋美学新风[D];郑州大学;2002年
2 许雄波;越名教而任自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3 毛明;魏晋玄学“自然”概念的美学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4 赵建林;魏晋“春秋决狱”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5 余雪莲;玄学对嵇康诗歌创作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沈艳华;崇本息末——王弼对老学的继承与发展[D];河北大学;2004年
7 牛海芳;论郭象的“适性”即“逍遥”[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延苗;玄学社会历史观初探[D];西北大学;2005年
9 邓小峰;论老、庄自然主义人生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D];中南大学;2005年
10 魏志波;中国哲学中自然规律观念的演变与科学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820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482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