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陶铜审美之变与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

发布时间:2019-09-12 16:32
【摘要】:20世纪以来,中国新石器时代器物考古的进展,打破了传统国史"民族出于一元""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为认识中国早期文明提供了更趋多元的向度。但是,这种早期文明的多元性,并不能掩盖其文化、政治逐渐走向一体的事实。目前,学术界对中国史前文明多元性的判定,主要依据当时陶器器型所显现的地区差异。与此相较,青铜铸造技术的出现,一方面接续了陶器,另一方面则以其跨区域的生产模式,将广大的国家疆域连缀成了一个整体。这样,中国早期器具制造史上的陶铜之变,其实就成了中国文明从分离走向合流、从多元走向一体的最恰切象征。以此为背景,见于史传的夏铸九鼎传说、殷商青铜器组合式图案,则为中国早期的国家一统观念提供了审美、政治乃至神学的证明。据此也可以看出,目前国内美学界对史前陶器和青铜器的研究,往往停滞于工艺、艺术或美学的层面,而对由美开启的政治文化价值视而不见,现在是对这种自设樊篱的研究法做出改变的时候了。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华美学精神研究(2015)”
【分类号】:K87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杰民;;史前文明的遗迹[J];时代风采;1997年02期

2 郑士良;;史前文明真的毁于核战争吗[J];奇闻怪事;2010年04期

3 Lithium;;史前文明打包粉碎[J];中国科技奖励;2012年07期

4 李建敏;龙游石窟:史前文明的遗世之作(中)[J];飞碟探索;2001年06期

5 李建敏;龙游石窟:史前文明的遗世之作(下)[J];飞碟探索;2002年01期

6 卜工;;齐鲁地区对中华文明的贡献——读《齐鲁史前文明与三代礼器》有感[J];四川文物;2006年01期

7 孟祥柱;;史前文明与美术[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5期

8 佚名;史前文明的断想[J];飞碟探索;1995年03期

9 候涛;;另类说法:七代人类论[J];飞碟探索;2011年08期

10 王其英;;武威史前文明[J];发展;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周志清;;文明的“连续”与“断裂”——成都平原史前文明在中国多元文明化进程中的地位与影响[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任克良;;浅议龟兹史前文明的形成与发展[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华凌;史前文明消失与气候快速变化有关[N];科技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杜颖 程范淦;南岛语族 揭示琼岛史前文明密码[N];海南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施建玫 通讯员 杨霏;走进“史前之光”:触摸玉溪史前文明[N];玉溪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韵;探秘辽河流域史前文明[N];光明日报;2011年

5 贵州文物考古研究所 张兴龙 张改课 王新金;天生桥遗址发掘为北盘江流域史前文明研究提供新资料[N];中国文物报;2008年

6 记者 杨薇;发现4.1万年前人类史前文明遗址[N];银川晚报;2013年

7 记者 刘姣姣;王建平在研讨会上作主题报告[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本文编号:25352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5352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3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