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文物保护事业的体制之争
【作者单位】: 中国国家博物馆;
【分类号】:K871.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荣斌;;略论清乾嘉时期统治者对教门的治理[J];黑龙江史志;2013年17期
2 强光美;陈鹏;;清代请安折初探[J];历史档案;2013年03期
3 李在全;;亲历清末官制改革:一位刑官的观察与因应[J];近代史研究;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吕贤平;明清时期全椒吴氏科举家族及其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梁景之;清代民间宗教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张从容;晚清司法改革的一个侧面:部院之争[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周向阳;清代治理邪教犯罪研究(1644-1840年)[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埃及出台文物保护新法[J];阿拉伯世界;2004年02期
2 ;文物保护的美好春天[J];文物世界;2004年03期
3 郭宏;论“不改变原状原则”的本质意义——兼论文物保护科学的文理交叉性[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4年01期
4 阎宏彬;标准化与文物保护[J];文物世界;2004年05期
5 金铢;;“我对文物保护是执著的”——记文物保护专家谢辰生先生[J];中国文化遗产;2004年02期
6 王丹华;;对文物保护科技工作的一点看法[J];中国文化遗产;2004年03期
7 胡继高;;当前文物保护科技发展中人才培养问题[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8 黄舟松;;科学发展观和文物保护的系统性[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9 刘明明;徐文超;;关于在大学生中开展文物保护教育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7年02期
10 李庚善;;对现阶段农村文物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邵宗义;王玉峰;;多联机在文物保护建筑中的应用解析[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陆寿麟;;文物保护与科学技术[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3 杜蓓;;铁路工程建设与文物保护[A];中国铁道学会环境保护委员会(环境影响评价学组)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7~2009[C];2009年
4 马海鹏;肖贵洞;;近现代文物保护中东方理念难以破解的几个课题[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落和平;;浅谈固阳秦长城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8年第4期 (“首届中国长城论坛”专刊)[C];2008年
6 周宝中;;中国文物保护科技的发展历程[A];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第四——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9年
7 周干峙;;成立学会利于全国文物保护——在中国紫禁城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上的致辞[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一辑)[C];1996年
8 吴梦麟;;文物保护与首都的文明建设[A];北京历史与现实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9 李建平;;论北京城的发展建设与文物保护[A];北京历史与现实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10 贺慧玲;;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及其现代化管理学术研讨会致辞[A];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及其现代化管理学术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伟 张冲;实施大宣传战略 全力推进山西文物保护事业繁荣发展[N];中国文物报;2007年
2 张红军;沁阳:采取措施加强文物保护[N];中国文物报;2007年
3 邹海林;加强文物保护推进文化建设[N];甘肃日报;2007年
4 何先武;文物保护勿植入市场魔法规则[N];贵州民族报;2007年
5 辽源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孟祥杰;加强文物保护 造福辽源人民[N];辽源日报;2007年
6 高新生;农民范临获“全国文物保护先进个人”称号[N];山西科技报;2007年
7 ;宁波市文物保护点保护条例[N];宁波日报;2007年
8 记者 罗霞 通讯员 陈文强;海口将建立文物保护责任人制度[N];海南日报;2008年
9 四川泸州博物馆 李正山;生态文物:一种新的文物保护类型探索[N];中国文物报;2008年
10 罗剑邋本报记者 赵晓兰;增强文物保护意识 传承弘扬中华文明[N];绵阳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滨;1860-2009中国文物保护历程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马树华;中华民国政府的文物保护[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曾群华;重庆文物保护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锐;文物保护新材料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5 颜燕萍;文物保护的理念与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刘彤琳;文物保护科研项目管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7 李兰;私人参与文物保护的行政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8 高乔子;城市化进程中文物保护政策执行的优化探讨[D];广州大学;2012年
9 王芳;有机高分子文物保护材料稳定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10 谷岩;论我国文物保护的立法现状及完善[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43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543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