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豫西南鄂西北地区龙山晚期遗存分析

发布时间:2019-10-09 14:41
【摘要】:豫西南鄂西北地区乱石滩、大寺、下王岗等遗址的龙山晚期遗存进行分组分析,可分为两段,第一段相当于石家河文化中期晚段,绝对年代为距今4300-4200年;第二段相当于石家河文化晚期和王湾三期文化晚期,绝对年代为距今4200-3900年。通过对该地区龙山晚期遗存进行文化因素分析,将其分为A、B两类,其中A类遗存包括乱石滩、大寺、七里河、下王岗遗址第一组,属于石家河文化中、晚期遗存。B类遗存包括乱石滩、大寺、下王岗遗址第二组,八里岗、下寨、青龙泉、店子河遗址第一组,为王湾三期文化晚期遗存,可命名为乱石滩类型。豫西南鄂西北地区在第一段为石家河文化分布区域,王湾三期文化尚未在该地区出现。到了第二段,除七里河遗址外,王湾三期文化已经全面占据该地区。以往所谓"乱石滩文化"等命名只是将不同时期、属于不同文化的遗存混为一谈,不能成立。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8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河南淅川黄楝树遗址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1990年03期

2 ;河南淅川县下寨遗址2009-2010年发掘简报[J];华夏考古;2011年02期

3 李龙章;浅议石家河文化[J];江汉考古;1985年03期

4 樊力;乱石滩文化初论[J];江汉考古;1998年04期

5 王劲;;后石家河文化定名的思考[J];江汉考古;2007年01期

6 ;湖北均县乱石滩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1986年07期

7 张绪球;;石家河文化的分期分布和类型[J];考古学报;1991年04期

8 韩建业;杨新改;;王湾三期文化研究[J];考古学报;1997年01期

9 樊力;论石家河文化青龙泉三期类型[J];考古与文物;1999年04期

10 高天麟;孟凡人;;试论河南龙山文化“王湾类型”[J];中原文物;198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建业;唐伐西夏与稷放丹朱[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王乐文;;论朱开沟遗址出土的两类遗存[J];边疆考古研究;2004年00期

3 杨华;论中国西南地区腰坑墓葬俗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兼论中国腰坑墓葬俗文化的起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邓辉;陈义勇;贾敬禹;莫多闻;周昆叔;;8500 a BP以来长江中游平原地区古文化遗址分布的演变[J];地理学报;2009年09期

5 郭立新;论汉江东部地区史前时期的手工业专门化生产[J];东南文化;2003年09期

6 李宜垠;侯树芳;莫多闻;;湖北屈家岭遗址孢粉、炭屑记录与古文明发展[J];古地理学报;2009年06期

7 金宇飞;;《禹贡》成书年代新论[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8 江章华;;再论川东长江沿岸的史前文化[J];成都考古研究;2009年00期

9 曾宗龙;;试论汉水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猪骨随葬现象——兼说与黄河流域同类葬俗的关系[J];长江文明;2013年01期

10 牟永抗;;也谈红山文化C形玉龙的工艺[J];东南文化;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豆海锋;长江中游地区商代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段天t,

本文编号:25468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5468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8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