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多维视域下的当代考古学”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大学召开

发布时间:2019-11-13 13:41
【摘要】:正11月9至10日,由考古杂志社、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郑州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多维视域下的当代考古学"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文物考古分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博物院、郑州市文物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开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杂志社、《文物》编辑部、《考古与文物》编辑部、《江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信息与交流[J];考古;2001年03期

2 ;考古学报目录索引 1992年1至4期(总第104—107期)[J];考古学报;1992年04期

3 罗佳;;《任家咀秦墓》简介[J];考古;2005年06期

4 本刊编辑部;;《考古》2009年1~12期总目索引[J];考古;2009年12期

5 ;《考古与文物》2006年1—6期目录索引[J];考古与文物;2006年06期

6 本刊编辑部;;《考古》2007年1~12期总目索引[J];考古;2007年12期

7 ;1949—1959年考古书刊目录(上)[J];考古;1959年10期

8 ;考古学报目录索引 1990年1至4期(总第96—99期)[J];考古学报;1990年04期

9 陈剑;黄河长江上游史前文明互动研究的新进展——青藏高原东麓史前考古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西部考古协作会记略[J];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03期

10 ;《文物》2006年1~12期目录索引[J];文物;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新雷;;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欢迎词[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编者说明[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1999年

3 颜廷亮;;中国石窟研究的一次重要盛会——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总结[A];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王亨通;;“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闭幕词[A];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哈斯;;呼伦贝尔欢迎您——“中国北方地区钱币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欢迎词[A];“中国北方地区钱币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专集(一)[C];2005年

6 额尔德尼;;内蒙古欢迎您——“中国北方地区钱币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欢迎词[A];“中国北方地区钱币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专集(一)[C];2005年

7 何一民;;序三[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戴志强;;在“中国北方地区钱币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闭幕时的讲话[A];“中国北方地区钱币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专集(一)[C];2005年

9 ;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日程表[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1999年

10 贺慧玲;;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及其现代化管理学术研讨会致辞[A];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及其现代化管理学术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兵武;“考古学的定位”学术研讨会综述[N];中国文物报;2001年

2 记者  童俊伟 胡国洪 报道组 盛锋;浦江迎来高端考古学盛会[N];金华日报;2006年

3 通讯员 黄博;考古专著《蕲春罗州城》出版[N];黄冈日报;2007年

4 陈春生;关于历史与考古研究的结合[N];中国文物报;2000年

5 谷丛;考古与历史整合学术研讨会举行[N];中国矿业报;2005年

6 俞伟超;为更多学科服务是考古学的宗旨吗?[N];中国文物报;2002年

7 本刊记者 张政明;把历史的片段接起来[N];中国文化报;2002年

8 考古所 袁靖;论考古学方法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9 曹兵武;美国考古学中的民族学传统[N];中国文物报;2001年

10 安静;河南召开考古工作会议[N];中国文物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岩;中国北方先秦时期青铜镞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付宁;史前至12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东西文化交流[D];内蒙古大学;2007年

3 蒋璐;中国北方地区汉墓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孔富安;中国古代制玉技术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5 郑以墨;五代墓葬美术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6 宋蓉;汉代郡国分制的考古学观察[D];吉林大学;2009年

7 冯卓慧;商周旽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8 周俊玲;建筑明器美学论[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9 王汇文;南方原始瓷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吕学明;中国北方地区出土的先秦时期铜刀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培梓;郑州商文化形成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2 杨洁;试论西安、洛阳地区唐墓出土的武士俑、天王俑[D];西北大学;2007年

3 黄朝伟;战国时期赵国墓葬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张喜斌;北朝三种常见器物探讨[D];山西大学;2008年

5 阴玲玲;两周青铜S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赵晓华;两汉家族葬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王元;殷墟布局规划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s,

本文编号:2560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560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5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