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水经注》徵引荆襄石刻文献考论

发布时间:2019-11-16 08:53
【摘要】:郦道元在为《水经》作注过程中,地合南北,遍寻古迹,每至一处,有闻必录,广辑碑文,于注中行旅可知共记载了秦汉以来至北魏各时期的碑碣、石刻、石室画像和摩崖题刻等各种石刻文献三百余处,在地域范围上包罗南北,甚至涉及域外,其中于卷二十八《沔水注》中集中收录了汉魏时期荆襄地域十一处石刻文献,尤为珍贵,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及文化价值。本文试就《水经注》所徵引荆襄地域十一处石刻文献分上、下两篇予以逐一考释,以充实荆楚文化研究之内容,亦冀能拓展金石学研究之领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承丹;徐文蕾;;试论蒲松龄笔下的三国人物[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裴新平,潘祥辉;今本《南齐书》几例点读问题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3 曾晓梅;;七言诗溯源——最早的完整七言诗的新证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刘洪强;;“姜维之母”的疏漏——兼谈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中“逻辑错误”的修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6 陈道贵;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7 胡秋银;试论郭泰之不仕不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8 胡秋银;南朝士人隐逸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9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郝延霖;;论西域文学(代序)[A];西域文学论集[C];1997年

4 佟健华;;算学宗师赵爽的数学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王建军;;教育与政治:元朝国子监创办之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陶世龙;李鄂荣;;地质思想在古代中国之萌芽[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8 秦臻;;四川渠县新发现东汉石兽及相关问题[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周才方;;略论六朝时期的南方玄学[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马利清;;关于匈奴人种的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A];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6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郭辉;明清小说中尼僧形象之文学与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陶然;协议离婚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金野;唐彦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苏健;李白诗歌意象的概念整合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黄艳春;胡宿及其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源孝,杨天德;荆襄山中荆襄玉[J];建筑;1994年07期

2 杜汉华;;荆襄地区的关公遗迹与旅游开发[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3 文弱;;荆襄古道旅游深掘鄂中旅游筑梦逆袭[J];湖北旅游;2014年01期

4 金云;;荆襄行[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年06期

5 许文娟;;明宪宗时期安抚荆襄流民的措施及得失[J];黑龙江史志;2010年15期

6 胡梦飞;;明代中期流民对荆襄山区开发与影响述论[J];枣庄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汤文博;孙德杰;;荆楚史学视野下的若干宋代问题研究评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8 曾建忠;;三国时期荆襄地区军事地理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汪立敏;李良荃;;一路向北——荆襄古道探访之旅(下)[J];湖北旅游;2014年01期

10 李勋明;;沧桑荆襄古道 千年文化印记[J];湖北旅游;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侯书云;;明太祖朱元璋荆襄遇险的历史考证[A];明太祖与凤阳[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松山;荆襄制订脱困自救方案 湖北省为荆襄“输血”[N];中国化工报;2000年

2 谢湘宁;荆襄的路在哪里 [N];中国矿业报;2002年

3 胡爱民;我们为什么敢“吃”荆襄磷矿[N];中国化工报;2003年

4 郭松山;荆襄集团脱困进入提速期[N];中国化工报;2004年

5 吴华清 杨伟鸣;荆襄在改革中苏醒[N];湖北日报;2005年

6 于德福;陈汉民;荆襄教育还能撑多久[N];中国矿业报;2002年

7 胡爱民;“四个一块”救荆襄[N];中国化工报;2003年

8 记者 陈岩;历史的沉思 理性的光芒[N];湖北日报;2009年

9 ;为国企呼唤公平[N];中国矿业报;2004年

10 记者 胡爱民;荆襄周边矿滥采乱挖得到遏制[N];中国化工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由迅;南宋荆襄战区军事地理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杜韦;流民、抚治与社会变迁[D];青海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61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561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7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