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多友鼎相关问题考证

发布时间:2019-11-16 19:02
【摘要】:多友鼎以其长篇铭文和丰富的内容,成为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史料。笔者经考证认为,金文"广伐"一词为专用贬义词,并非指战争规模,而是专指外族或敌方对周的"侵犯"、"进犯"。作器者多友不是郑桓公友,他只是武公的部将,研究者对于金文人名与文献人物的比较研究存在较多乱象,笔者认为金文铸人名不可能用假借字,所以金文人名间的考证也不适用同音假借。多友鼎铭文分别记载战后周王对武公的赏赐以及武公对多友的赏赐,是西周严格等级制度的反映,也体现了西周赏赐制度的一些特征。至于多友鼎铭文所记京师、杨冢等的地望,有研究者根据新出尚父簋认为其地在山西新绛,笔者认为尚父簋的作器者不可能是杨侯长父,故其观点不能成立,且京师也不可能是指宗周镐京。多友鼎铭文所记京师和杨冢的地望,只能在陕西豳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雨;;多友鼎铭的时代与地名考订[J];考古;1983年02期

2 吕树芝;;西周多友鼎[J];历史教学;1985年10期

3 田醒农 ,雒忠如;多友鼎的发现及其铭文试释[J];人文杂志;1981年04期

4 李学勤;论多友鼎的时代及意义[J];人文杂志;1981年06期

5 郭敬书;赵安杰;;灵宝县发现春秋铜簋一件[J];文物;1982年04期

6 朱凤瀚;;柞伯鼎与周公南征[J];文物;2006年05期

7 彭裕商;谥法探源[J];中国史研究;1999年01期

8 黄盛璋;;关于柞伯鼎关键问题质疑解难[J];中原文物;2011年05期

9 李建生;王金平;;周伐猃狁与“长父侯于杨”相关问题[J];中原文物;2012年01期

10 白军鹏;;《周伐猃狁与“长父侯于杨”相关问题》一处引文失误[J];中原文物;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振谦;;齐系陶文考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吴良宝;;战国韩魏铭文考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武振玉;;殷周金文中的征战类动词[J];北方论丛;2009年04期

4 罗卫东;;读《五年t1生尊》铭文札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王宏波;;李R愕拿啤浴洞呛!防頡闾踉鍪沃ㄒ閇J];宝鸡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6 武振玉;;先秦时期的“赏”、“赐”之别[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武振玉;;两周金文叹词初论[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崔南圭;;西周青铜器盖铭器铭之异文[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9 武振玉;;殷周金文范围副词释论[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吴红松;;西周金文名物考释三则[J];滁州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田静;史党社;;猃狁、乌氏的地域及文化散论[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下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范常喜;;《仪礼》郑注“古文”研究疏失举隅[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3 黄锡全;;新见古文字材料与古代货币研究中之疑难问题举要[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五辑)[C];2010年

4 刘志虎;;鬼方、(犭严)狁同为塞种说[A];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2 姚晓娟;周代家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郭国权;清代金文研究}湂諿D];吉林大学;2011年

4 郝建杰;《诗经·国风》地域性考论[D];上海大学;2011年

5 陈朝霞;楚国西部疆域演变与民族融合[D];武汉大学;2011年

6 李a,

本文编号:25619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5619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e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