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新见高句丽移民李隐之墓志铭考释

发布时间:2020-03-11 15:38
【摘要】:李隐之墓志是新发现的高句丽移民墓志,其子李怀墓志曾于1928年出土于洛阳。根据李隐之墓志的记载,其出身于中国的辽东李氏,与晋尚书令李胤为同族,至唐灭高句丽时举家入唐。而其子李怀墓志称自己为中国赵郡赞皇人,先祖李敏于3世纪末随魏军进入辽东,后生活于此,其家族至唐太宗征辽东时方还。这对父子关于李氏家族起源的记述存在矛盾,即李隐之墓志中还保留其来自异域高句丽之痕迹,而在唐朝出生的李怀则将自身完全包装成华夏之人,这与两人在唐朝所属的身份与地位有直接关系。两方墓志内容的比较,能够使我们进一步探究高句丽移民攀附中国高门士族的心理原因。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彦;;高句丽政权灭亡与民族解体[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2 孙文范;;高句丽史的几个问题[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3 马一虹;;6、7世纪梲棬部族与高句丽关系考述[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4 拜根兴;侯振兵;;论唐人对高句丽及高句丽遗民的认识[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5 张春霞;;高句丽宗教的多元发展[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6 王绵厚;;高句丽古城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7 孙泓;;公元3—5世纪东北亚诸民族·政权的关系研究——以高句丽中期历史为中心[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五辑)[C];2013年

8 耿铁华;;集安新发现的高句丽碑及其研究状况[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五辑)[C];2013年

9 楼正豪;;新见唐高句丽遗民《高牟墓志铭》考释[A];唐史论丛(第十八辑)[C];2014年

10 房奕;;高句丽向北魏遣使与相互关系的变迁[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耿铁华;高句丽历史三大谜团[N];北京科技报;2004年

2 记者 谢晓林 王忠先;高句丽文化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N];吉林日报;2004年

3 董学增;二十世纪高句丽古城研究的力作[N];中国文物报;2004年

4 董学增;《中国高句丽史》创新之处[N];中国文物报;2005年

5 邱振刚 余 宁;高句丽,中国又一个世界遗产[N];中国艺术报;2004年

6 苏秋罗;世界遗产高句丽[N];河南日报;2004年

7 记者 王强;纪念高句丽迁都国内城 (集安)2000周年暨第三届全国高句丽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N];吉林日报;2003年

8 记者 马扬 周长庆 程云杰;高句丽古墓惊现中国最早八卦图实图[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9 王文库 张士海;高句丽文化探源[N];本溪日报;2012年

10 杨春吉 耿铁华;我国东北历史上的高句丽政权[N];吉林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乐营;高句丽宗教信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士东;从高句丽语看高句丽与周边民族关系[D];吉林大学;2012年

3 熊义民;公元四至七世纪东北亚政治关系史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黄龙顺;高句丽古墓壁画与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4年

5 李大龙;《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郑春颖;高句丽遗存所见服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郑元U,

本文编号:2586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586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0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