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东亚南部土著原始制陶的考古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21 19:42
【摘要】: 本文试图对东亚南部土著制陶的材料进行收集、整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透过云南的傣族、佤族,海南岛上的黎族、台湾岛上的高山族和菲律宾的土著,还有福建和云南部分汉族的原始制陶情况,来了解土著制陶的基本特征。通过分析东亚南部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当中的土著内核,这些史前文化自身的特点,陶器外表、纹饰方面与土著相类似的地方,以及产生文明的区域与土著文化的差别,说明土著文化与东亚南部史前文化的共同点以及文化内核方面的一致性,证明土著文化在东亚南部从新石器时代以来就有深厚的基础。再进一步对比长江中游的陶器文化来解释东亚南部的土著文化为什么没有整合进中原的文明。 第一章,回顾东亚南部土著制陶的民族考古学研究,不同区域土著制陶研究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将着力探讨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收集整合东亚南部各个土著族群的制陶材料,包括傣族、佤族,海南岛上的黎族、台湾岛上的高山族和菲律宾的土著,还有福建和云南部分汉族的原始制陶情况。 第三章,比较研究东亚南部土著制陶的特点与史前陶器文化的特点,总结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探讨土著文化的特征,以及这种特征对文化发展的作用,并以长江中游史前陶釜的情况来对比论证这种作用。 第四章,总结本文的主旨,阐明研究土著文化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883
【图文】:

制陶,傣族,沧源,工具


图 1: 沧源傣族制陶工具1.木板 2.木拍 3.竹刮 4.卵石来源: 汪宁生:《傣族的原始制陶术——兼谈中国远古制陶的几个问题》,《民族考古学论集》,文物,1989 年。

傣族,民族考古学,制陶,沧源


图 2:沧源傣族陶器1—3.圜底罐 4.釜 5.甑 6.器盖 7.茶罐 8、9 灯 10.钵料来源:汪宁生:《傣族的原始制陶术——兼谈中国远古制陶的几个问题》,《民族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社,1989 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爆笑段子[J];旅游时代;2011年03期

2 ;郭源雕刻[J];海内与海外;2011年07期

3 乔宗玉;;潇湘水云[J];新湘评论;2011年15期

4 牛振宇;;新西兰戏剧文学的源流[J];长城;2011年08期

5 陈耀明;;消失的母语[J];黄金时代;2004年11期

6 孙洁;;麦哲伦的环球之旅[J];海洋世界;2011年07期

7 黄适远;;雕塑的回归和复兴——王忠民的泥人之旅[J];丝绸之路;2011年13期

8 陆囿;;探访非洲神秘“龙虾”民族[J];今日科苑;2011年14期

9 佚名;;美国总统惯性死亡的神秘诅咒[J];人物画报;2011年14期

10 丁见民;;美国印第安人五大文明部落黑人奴隶制的产生[J];史学月刊;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起望;;日本的阿伊努人[A];民族学研究第八辑[C];1986年

2 林仁川;;闽越族与台湾土著民[A];闽越文化研究——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冯固;张福锁;李晓林;张俊伶;;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中丛枝菌根真菌的作用与调控[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炎正;;晋江人移台开发初探——以牛骂头(清水)蔡氏家族为例[A];福建侨乡民俗——福建侨乡民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5 邓飞;陶剑;郑成刚;金映虹;宋存江;;土著PHA合成菌回注法提高剩余活性污泥合成PHA的产率[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马淼;李博;;加拿大一枝黄花化感潜力[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7 罗美珍;;客家人及其语言和文化[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8 谢重光;;新民“向化”——王阳明巡抚南赣对畲民汉化的推动[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9 曾昭耀;;现代化研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柏果成;;从彝、汉文献探布依族来源[A];布依学研究(之二)——贵州省布依学会首届年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滢 李斌;外来鱼类“攻城掠地”云南“土著鱼”频频告危[N];大众科技报;2004年

2 洛阳市国土资源与城市规划局局长 刘振立;辉煌映牡丹 热土著华章[N];今日信息报;2003年

3 张华;400年后,美土著仍在为身份斗争[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4 邓经武;四川土著哪里去了?[N];四川日报;2003年

5 本报驻墨西哥记者 邹志鹏;留下土著群体的“财富”[N];人民日报;2010年

6 记者 伍海燕;墨西哥把森林还给土著,大地更葱绿[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记者 陈云芬;土著丝尾溹人工繁育获成功[N];云南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黄如飞 通讯员 林瑞红 晓榴;颠覆“蛮荒”之说[N];福建日报;2004年

9 初大庆;印第安土著的“汗礼”净化心灵[N];世界报;2005年

10 李长富 刘志辉;耕耘沃土著华章[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源善;当代泰国与印尼华人社会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郜玉楠;土著菌群对生物增强活性炭系统的稳定运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金慧华;世界银行环境政策的法理分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4 蒋花;压抑的自我,异化的人生[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李新烽;南非土地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廖成章;外来植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影响:案例研究与整合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7 饶伟新;生态、族群与阶级[D];厦门大学;2002年

8 赵宇华;均三嗪类除草剂的生物降解及其调控[D];浙江大学;2002年

9 戴晓东;加拿大: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D];复旦大学;2004年

10 陈慧丽;互花米草入侵对长江口盐沼湿地线虫群落的影响及其机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樱;东亚南部土著原始制陶的考古学分析[D];厦门大学;2006年

2 李晓方;清代赣南烟草生产略论[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韩缨;传统知识、生物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兼知识产权的角色分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马淑贞;马华小说的异族想象变迁[D];暨南大学;2006年

5 傅晓玲;20世纪60年代美国印第安土著部落制的复兴[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晓燕;[D];安徽大学;2003年

7 王强强;土著微生物处理含镉沉渣新技术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8 叶丽贤;食人族的“迷思”:《泰比》中的食人习俗和殖民主义[D];厦门大学;2007年

9 向学春;《蜀语》与四川方言词汇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朱光涌;洪武、永乐时期山东莱州府南部移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24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724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9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