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中坝子遗址夏商周时期文化遗存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0 21:32
【摘要】: 万州中坝子遗址是三峡地区一处以夏商周时期文化为主的重要遗存。经过近年来的大规模发掘,清理出夏商周时期的灰坑、墓葬、水田等多种遗迹,同时获得一大批陶、石、骨、铜器等遗物。 在依据地层单位叠压打破关系的基础上,根据陶器组合及型式变化,本文将中坝子遗址夏商周时期文化遗存分为二期3段。同时,通过对主要器类在器物总和中所占比重、来源等可以把中坝子遗址这一时期的陶器分为四组不同的文化因素。其主体是以宽肩小底罐、高柄豆形器等为代表的甲组器物群。 通过与中坝子遗址所在的川东地区及邻近的鄂西地区、川西地区的同时期的文化遗存的对比,在进行整体观察与多方面分析之后,本文认为,从器物群所反映的文化基本特征、生产工具所反映的经济类型、分布地域和地理环境、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等几个方面的情况来看,以中坝子等遗存为代表的川东地区夏商周时期文化遗存和以中堡岛、朝天嘴等遗址为代表的鄂西地区的同期文化遗存属于同一考古学文化,而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川西地区夏商周时期文化遗存则为与上述文化关系密切的另一考古学文化。 中坝子遗址处于长江上游的川东地区,这一带被认为是古代巴人活动的中心区域。由于以中坝子等遗存为代表的峡江地区夏商周时期文化遗存和川西地区同期文化遗存是两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考古学文化,我们推测前者应与早期巴文化相关而后者与早期蜀文化相关。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K878.6
【图文】:
图 1:峡江地区夏商周时期遗址分布图从 1997 年开始,在三峡库区地下文物抢救保护规划的基础上,三峡库区开始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新发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遗址,巴阳峡左岸连续分布的万州塘坊坪、中坝子、云阳乔家院子遗址;忠县泔井沟群中的中坝、哨棚嘴、瓦渣地遗址;涪陵镇安遗址;巫山双堰塘遗址等,都获大量前所未有的新材料①,为建立峡江地区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序列提供了的基础,笼罩在三峡地区先秦文化之上的迷雾也逐渐被拨开。总体而言,目前地区夏商周时期的考古发现已经大大改变了过去对这一段历史知之甚少的状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本文即根据峡江地区的典型遗址之一——重庆万州中坝子遗址 1998 年的发掘,对中坝子遗址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遗存进行分期研究,然后以此分期标准一个标尺,与川东地区、鄂西地区和川西地区的同期文化遗存进行对比,进一析中坝子遗址的文化性质,寻找其源流,探讨其与早期巴文化的关系,以期对子遗址夏商周时期文化遗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促进对整个峡江地区夏商期文化遗存分期、文化性质等方面的研究。第一章、中坝子遗址夏商周时期文化遗存的发现概况
自古通航,被誉为“黄金水道”,是当地重要交通和运输通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具有四季分明,冬暖多雾,夏热多伏旱;春早,气不稳定,秋长阴雨绵绵以及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天气暖和,无霜期长,适于亚热带作物正常生长,同时灾害性天气较多等特点。①址地处长江北一级台地上,地理坐标为北纬 30°55′7″、东经 l08°32拔高程 117.4~140 米。台地北靠望丰都山、南临长江河滩,东西为流心部分为台阶状农田,周边为柑桔林带(图 2)。遗址面积约 14400 平方米坝子遗址发现于 1992 年,1994 年南京大学曾作过调查与试掘。遗址保,是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区文物抢救发掘项目的 A 级单位。受国家文物局化局的委托,西北大学考古专业于 1997~2000 年对中坝子遗址进行了,不仅了解了中坝子遗址的地层堆积序列,而且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收获0 年 5 月,已发掘面积近 3000 平方米,其中夏商周时期文化遗存的发现已清理的夏商周时期的遗迹主要是灰坑和墓葬,另外还发现了水田遗迹批地层关系清楚的陶、石、骨、铜器,其中已复原陶器百余件,是目前商周时期陶器复原较多的一处遗址。这为我们搞清该遗址夏商周时期文貌提供了重要资料。②
图 3:中坝子遗址⑤层及④层下遗迹陶器图1.ⅡT0804⑤:19 2.ⅡT0705⑤:11 3. H28:9 4. H28:11 5. ⅡT0603⑤:16.ⅡT0804⑤:13 7.ⅡT0803⑤:18 8. H28:10 9.ⅡT0804⑤:15 10.ⅡT0804⑤:1411.ⅡT0603⑤:12 12.ⅡT0804⑤: 5 13. H28:3器盖:约占器类总和的 1.29%。Ⅰ式:标本ⅡT0803④:190,尖圆唇,纽沿外卷(图 4:3);Ⅱ式:标本 H4:3,斜方唇,器壁稍外弧,纽成小喇叭口状(图 5:3)。角状杯:数量很少。标本 H28:3,器壁粗厚,形似角状。敛口方唇,腹壁下内收成尖底,内壁泥条盘筑痕迹明显(图 3:13)。觚形器:数量较少。标本ⅡT0803④:183,器壁较薄,形似青铜器的觚状。口圆唇,腹壁较直,平底;下腹饰一道凸弦纹。轮制,表面磨光。(图 4:22)。圈足杯:数量少。标本ⅡT0804⑤:5,敛口,宽折沿,腹壁外斜,平底下饰足(图 3:12)。
本文编号:2763978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K878.6
【图文】:
图 1:峡江地区夏商周时期遗址分布图从 1997 年开始,在三峡库区地下文物抢救保护规划的基础上,三峡库区开始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新发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遗址,巴阳峡左岸连续分布的万州塘坊坪、中坝子、云阳乔家院子遗址;忠县泔井沟群中的中坝、哨棚嘴、瓦渣地遗址;涪陵镇安遗址;巫山双堰塘遗址等,都获大量前所未有的新材料①,为建立峡江地区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序列提供了的基础,笼罩在三峡地区先秦文化之上的迷雾也逐渐被拨开。总体而言,目前地区夏商周时期的考古发现已经大大改变了过去对这一段历史知之甚少的状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本文即根据峡江地区的典型遗址之一——重庆万州中坝子遗址 1998 年的发掘,对中坝子遗址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遗存进行分期研究,然后以此分期标准一个标尺,与川东地区、鄂西地区和川西地区的同期文化遗存进行对比,进一析中坝子遗址的文化性质,寻找其源流,探讨其与早期巴文化的关系,以期对子遗址夏商周时期文化遗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促进对整个峡江地区夏商期文化遗存分期、文化性质等方面的研究。第一章、中坝子遗址夏商周时期文化遗存的发现概况
自古通航,被誉为“黄金水道”,是当地重要交通和运输通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具有四季分明,冬暖多雾,夏热多伏旱;春早,气不稳定,秋长阴雨绵绵以及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天气暖和,无霜期长,适于亚热带作物正常生长,同时灾害性天气较多等特点。①址地处长江北一级台地上,地理坐标为北纬 30°55′7″、东经 l08°32拔高程 117.4~140 米。台地北靠望丰都山、南临长江河滩,东西为流心部分为台阶状农田,周边为柑桔林带(图 2)。遗址面积约 14400 平方米坝子遗址发现于 1992 年,1994 年南京大学曾作过调查与试掘。遗址保,是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区文物抢救发掘项目的 A 级单位。受国家文物局化局的委托,西北大学考古专业于 1997~2000 年对中坝子遗址进行了,不仅了解了中坝子遗址的地层堆积序列,而且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收获0 年 5 月,已发掘面积近 3000 平方米,其中夏商周时期文化遗存的发现已清理的夏商周时期的遗迹主要是灰坑和墓葬,另外还发现了水田遗迹批地层关系清楚的陶、石、骨、铜器,其中已复原陶器百余件,是目前商周时期陶器复原较多的一处遗址。这为我们搞清该遗址夏商周时期文貌提供了重要资料。②
图 3:中坝子遗址⑤层及④层下遗迹陶器图1.ⅡT0804⑤:19 2.ⅡT0705⑤:11 3. H28:9 4. H28:11 5. ⅡT0603⑤:16.ⅡT0804⑤:13 7.ⅡT0803⑤:18 8. H28:10 9.ⅡT0804⑤:15 10.ⅡT0804⑤:1411.ⅡT0603⑤:12 12.ⅡT0804⑤: 5 13. H28:3器盖:约占器类总和的 1.29%。Ⅰ式:标本ⅡT0803④:190,尖圆唇,纽沿外卷(图 4:3);Ⅱ式:标本 H4:3,斜方唇,器壁稍外弧,纽成小喇叭口状(图 5:3)。角状杯:数量很少。标本 H28:3,器壁粗厚,形似角状。敛口方唇,腹壁下内收成尖底,内壁泥条盘筑痕迹明显(图 3:13)。觚形器:数量较少。标本ⅡT0803④:183,器壁较薄,形似青铜器的觚状。口圆唇,腹壁较直,平底;下腹饰一道凸弦纹。轮制,表面磨光。(图 4:22)。圈足杯:数量少。标本ⅡT0804⑤:5,敛口,宽折沿,腹壁外斜,平底下饰足(图 3:12)。
本文编号:2763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763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