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殷墟地区土壤剖面磁化率、孢粉分析及其环境意义

发布时间:2020-10-12 16:23
   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部,是晚商古都所在地,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殷墟时期古环境研究是殷墟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考古学的重要内容。为更好地认识殷商时期的环境背景,我们在殷墟遗址附近选取了3个不含文化遗存的自然堆积剖面进行磁化率和孢粉分析,以揭示殷墟文化发生、发展和衰亡的环境因素,进而探讨当时的人地关系。 3个土壤剖面的岩性分析和测年数据表明,安阳地区约7700cal.aB.P以来沉积地层可粗略划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现代农业耕作层,中层为河流相沉积物形成的黄色或灰褐色亚粘土层,下层为灰黑色古土壤层。三个剖面的磁化率变化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上层农业耕作层受人类活动扰动影响,磁化率变化复杂;中层磁化率相对较高,且变化剧烈。一方面可能是受河流沉积动力变化的影响而导致磁性矿物含量及排列方式变化所致;另一方面由于该地层恰处于殷商文化的繁荣发展时期,此种磁化率变化现象也说明殷商先民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大量砍伐周边及西部山区森林,引起水土流失,大量磁性矿物被搬运、沉积到殷墟地区,导致磁化率增高;下层灰黑色古土壤层磁化率明显低于其它层位,且波动较小,有别于目前黄土-古土壤序列研究中古土壤磁化率增强的古土壤成因模式,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三个剖面的磁化率从底部向上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可能与人类活动对安阳市及周边森林植被不断加剧的破坏过程而导致沉积物中磁性矿物增多有关,也可能存在沉积物磁化率的埋藏效应。 3个土壤剖面孢粉分析揭示了殷墟文化前后的环境背景。取自安阳市区的茶店陂剖面灰黑色古土壤层(3400cal.aB.P.之前)孢粉组合是以乔木植物花粉为主,推测当时茶店陂剖面所在的安阳市附近是含常绿树的落叶阔叶林植被;取自安阳市东南20余公里的广润陂“广1”、“广2”两剖面古土壤层孢粉组合特征相近,都以中湿生草本植物花粉为主,表明广润陂地区是以中湿生草本植物为主的草地和湿地景观,显示了与安阳市区不同的植被面貌。安阳市茶店陂剖面古土壤层上部出现较高含量的禾本科花粉和中华卷柏孢子,反映当时安阳市附近已有人类定居并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森林植被已遭受人类砍伐破坏。黑色古土壤面以上地层(3400cal.aB.P.以后)是殷商建都,殷墟文化空前发展时期的沉积,孢粉组合中乔木花粉显著减少,表明殷商先人为了满足都城建设和生活需要,对安阳市周边的森林进行了大规模地砍伐和破坏。此后,乔木植物花粉含量进一步减少,中华卷柏孢子含量不断增加,揭示了殷商先人对安阳市及周边森林植被不断加剧的破坏过程。
【学位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K872;P642.1
【部分图文】:

剖面图,安阳,剖面图,灰褐色


114o24′E。剖面取自一个建筑施工挖出的土坑,将坑壁铲出280cm深的新鲜垂直陡壁进行采样。由于最上部60cm属现代农业耕作层,受人为扰动剧烈,故该剖面只取了下部280~60cm的土样。所取剖面岩性自下而上分为3层(图2):280~254cm为团粒状灰褐色古土壤;254~171.5cm为灰黑色古土壤;171.5~60cm为灰褐色亚粘土;图 2 安阳茶淀陂、广润陂剖面图团粒状灰褐色古土壤0m地表耕作层 黄色亚粘土 灰褐色亚粘土 灰 黑 色 古 土壤茶淀陂广 1 广 2浅灰褐色亚粘土1m2m3m

变化曲线,茶店,剖面磁化率,安阳


12图3.安阳茶店陂、广润坡剖面磁化率Fig.3 Curve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changing with depth of Chadianpo andGuangrunpo profile in the area of Yin Ruins.3 茶店陂剖面磁化率测试结果茶店陂剖面磁化率测试结果(图3)表明,平均磁化率变化范围为10×10-6~3×10-6SI,磁化率变化曲线大致以170.0cm为界,248.0~170.0cm平均磁化率有升的趋势,但变化不很明显,变化范围为10×10-6~17×10-6SI,波动幅度为7×10-6SI70.0~40.0cm之间磁化率变化明显,变化范围为10×10-6~50×10-6SI,波动幅度为0×10-6SI;140.0~60.0cm磁化率变化为40×10-6~70×10-6SI,波动幅度为30×10-6SI06.0~108.0cm磁化率数值达到最大为70×10-6SI。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群英,黄春长;西周沣镐遗址全新世土壤研究[J];地理科学;2003年03期

2 许清海,阳小兰,梁文栋;燕山地区花粉散布特征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04期

3 张振克,吴瑞金,王苏民;岱海湖泊沉积物频率磁化率对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的反映[J];地理研究;1998年03期

4 王建,刘泽纯,姜文英,董龄祥,朱明哲,高丰;磁化率与粒度、矿物的关系及其古环境意义[J];地理学报;1996年02期

5 李文漪,梁玉莲;滦河平原更新世植被及其地理环境[J];地理研究;1985年04期

6 郭正堂,魏兰英,吕厚远,吴乃琴,姜文英,刘东生;晚第四纪风尘物质成分的变化及其环境意义[J];第四纪研究;1999年01期

7 韩家楙,J.J.Hus,刘东生,R.Paepe,R.E.Vandenberghe;马兰黄土和离石黄土的磁学性质[J];第四纪研究;1991年04期

8 刘秀铭;刘东生;F.Heller;许同春;;黄土频率磁化率与古气候冷暖变换[J];第四纪研究;1990年01期

9 周昆叔;;北京环境考古[J];第四纪研究;1989年01期

10 阎顺,李树峰,孔昭宸,杨振京,倪健;乌鲁木齐东道海子剖面的孢粉分析及其反映的环境变化[J];第四纪研究;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28380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8380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c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