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定窑瓷器艺术及其精神

发布时间:2020-10-22 13:59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是受邻近邢窑的影响而以白瓷为主的名窑。本文以定窑瓷器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其艺术特征及精神内涵。论文的展开结合了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找出定窑瓷器形成发展的根源和脉络,进而对定窑瓷器各形式要素的艺术美从美感和风格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定窑瓷器的精神内涵,即对时代精神、文化风貌、审美意识的反映。最后,论文从审美和文化认知两个方面对定窑瓷器的艺术价值作综合的评析,从而说明研究定窑瓷器的现实意义。作为中国古代名瓷的定窑瓷器,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对我国优秀文化的延续和发扬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其自然和谐的思想境界与审美理想,在我国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位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K876.3
【部分图文】:

定窑,白釉,邢窑


以三角形支具。”②如现藏上海博物馆的定窑白瓷碗,釉色乳白,碗身450斜出,腹壁较浅,玉璧底。此碗和2004年福建厦门出土的邢窑白瓷碗器型极为相似,该碗釉色白而温润,宽平的玉璧底,浅腹,只是口为灯草式口唇,为邢窑的典型特征(见图2、3)。图2定窑白釉碗图3邢窑白瓷碗(五代·上海博物馆收藏)(唐代·福建厦门陈元通夫妇墓葬出土文物)由此分析可得,在唐代,由于邢窑誉满全国,定窑发展之初,方法上对邢窑进行借鉴,深受其影响。无论在当时,这也许就是形成期定窑瓷器的特征吧,以仿效为主,还是今天看来,在形制处理和烧成这都是很自然的。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点,其独特风格的形成是在邢窑衰落以后,到了宋代人们就只知有定而不知有邢了。《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邢窑,白瓷,玉璧


窑炉“用术柴作燃料,尚未用煤。窑具有筒式匣钵、斗式匣钵、圆形垫饼、三叉形支具、垫环和楔子等。出的瓷器中有平底碗,外部施黄图1玉璧形底碗残,里部施白釉,胎质较粗,胎釉之间敷有一层化妆土。(河北曲阳定瓷有限公司收藏)平底碗稍晚的有白釉碗,碗身作45度斜出,宽圈足形如玉璧,胎釉均较白,是典型唐代器物。”①冯先铭在其主编的《中国陶瓷》一书中提到,“邢窑细白瓷有碗、托子、囊壶、注子和罐、碗等多种形式。最多的为浅腹敞口碗,碗身呈45“斜出,口缘外凸起一周,底坦平,底中心凹入,施釉,形如玉璧。此外,有敛口碗,分深浅两种,足较玉璧形底为窄,也有平底者……粗碗均施化妆土……用叠烧法,碗与碗之间垫三角形支具。”②如现藏上海博物馆的定窑白瓷碗,釉色乳白,碗身450斜出,腹壁浅,玉璧底。此碗和2004年福建厦门出土的邢窑白瓷碗器型极为相似,该碗釉色白温润,宽平的玉璧底,浅腹,只是口为灯草式口唇,为邢窑的典型特征(见图2、3)。

定窑,标本


覆烧是瓷器的一种装烧方法,是把盘碗之类的器物反过来烧,在同一窑炉,装烧同样产品,烧制时间相同,这样烧成产品数量就可以大大提高(见图4)。北宋时期,经济繁荣,市场需求量剧增,商品经济得到了普遍发展。图4定窑覆烧法标本(曲阳定窑遗址文物保管所收藏)覆烧工艺的发明大大提高了瓷器的产量,使定窑瓷器除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外,还远销日本,进一步促进了定窑生产规模的扩大。有关定窑瓷器的刻、划花等装饰技法,我们将在下文的装饰一节中加以详细论述,这里就不加以赘述了。在定窑遗址,现在尚有大量的残片堆积,从窑址出土的瓷器残片看,这时期的定窑主要以生产盘、碗为主,较早期相比,胎土洁白细腻,釉色细薄润泽,白中闪青或白中闪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和焕;;定瓷印花工艺初探[J];河北陶瓷;1991年02期

2 杨永善;陶瓷造型三题[J];文艺研究;2003年01期

3 陈文增;定窑刻划花装饰艺术的美学思想[J];中国陶瓷;2001年05期

4 杨永善;陶瓷造型与装饰的关系[J];装饰;2000年01期



本文编号:28516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8516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c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