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岭南汉墓出土陶屋的初步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22 10:04
   本文试图通过整合岭南地区目前汉墓出土陶屋的资料,运用类型学手段对这些陶屋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形态特点及演变规律,以此来研究岭南地区汉代建筑形态的特点和其发展、演变过程,以及在演变过程中所反映出的社会经济的变化。并和当时中原地区出土陶屋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结合器物的年代关系,来分析岭南地区土著文化与汉文化的相互交流影响。全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回顾之前陶屋的发现和前辈学者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选题思路及研究目的和方法。 第二部分,简述出土陶屋墓葬的发现情况,并总结岭南地区汉代墓葬中有陶屋出土的墓葬的分布情况。 第三部分,运用类型学方法对岭南地区出土陶屋进行分型分式。 第四部分,在前面对陶屋的类型学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其演变的规律,并对这些演变所反映的当时社会物质、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初步分析。 第五部分,通过和当时中原地区出土陶屋的对比,来分析两汉时期岭南土著文化与汉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 第六部分,总结全文,提出本文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应当关注的问题。
【学位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K878.8
【部分图文】:

汉墓,广州,波美,神态


用一对硕大的曲棋承托两坡上盖。门前一犬在右,伏地,一俑在左,屈膝坐于地上,左手上指,右手放膝上,象弯弓弋射的神态。高30.2、宽33.2、纵长26.1厘米。①(图6)黔黔、、 lll)《 《蘸蘸 蘸蘸蘸蘸蘸蘸蘸蘸蘸蘸蘸蘸蘸蘸蘸蘸蘸蘸蘸蘸蘸蘸蘸蘸蘸蘸蘸蘸州 州州州 州睡 睡睡睡rLLL以弓J声L‘创习日一性口一之山J一LJ-之去是目 ___爹 爹爹爹攀福息翼男冬该 该资斗-一一终 终炙 炙炙炙于二览牙二三治‘二 ---波 波美 美美美豆 ]]]]] {{{{{{{{{{{多 多多多 多 多箭箭 箭瞥 瞥食食巴 巴巴巴网网卜即‘‘,,外外夕殆Z夕Z月从夕Z‘‘少Z八父心二2字2冷冷夕产z彬刀,/’刀尸刀刀z乙心‘‘夕

建筑形态,汉墓,斗拱


以制作比较粗糙,很难将复杂的斗拱进行仿制,于是只能用刻线来表示其存在。广东乐昌市对面山东周秦汉墓中的Mlls:l(图143)、广西北海市盘子岭东汉墓Mg:2(图14.4),在其陶屋柱子之上,屋檐之下的“倒梯形”都有几何划纹,从这些划纹的位置及形状来推测,其所表现的应该就是斗拱。说明斗拱在汉代岭南地区的建筑中也被使用。霭2窿、l筛3图14:陶屋中反映的建筑形态1.抬梁式结构2.穿斗式结构3、4.资料来源:治区文物工作队: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斗拱文物出版社,1981年;广西壮族自《广西贵港市马鞍岭东汉墓》,《考古》2002年第3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乐昌市博物馆队:韶关市博物馆:《广东乐昌市对面山东周秦汉墓》,《考古》2000年第6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广西北海市盘子岭东汉墓》,《考古》1998年第n期。(三)陶屋出现明显的等级分化。到了西汉晚期时期出土的陶屋开始出现等级分化

文物工作,贵港市,鸟田,广西壮族自治区


人“万物有灵”的观念,是人类所有民族早期普遍存在的一种最初的崇拜信仰,并由此导致许多特殊的习俗。在广西贵港市孔屋岭出土的AH式屋的屋脊正中有一卧鸟装饰,(图16)其表现的可能正是越人崇鸟的习俗。囊囊囊囊囊囊囊囊囊囊囊囊囊口尸尸谨谨靡靡匕匕车州 lllllll罐 罐 罐 罐一一一舀‘‘石己 .............匕匕召‘目目」 」」 」 」 」 」图16:陶屋上的鸟饰资料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贵港市文物管理所:《广西贵港孔屋岭东汉墓》,《考古》2005年第11期。史料中有许多关于越人“鸟田”的记载。据《越绝书》载:“……大越海滨之民,独以鸟田,大小有差、进退而行,莫将自使。其故何也?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因病亡死,葬会稽……无以报民功,教民鸟田,一盛一衰。……当禹之时,舜死苍梧,象为民田。”①又《吴越春秋》载:“……禹崩之后,众瑞并去,天美禹德而劳其功,使百鸟还为民田,大小有差,进退而行,一盛一衰……,往来有常……”②关于“鸟田”的记载,学术界有许多争论,有的学者将其解释为“以鸟田代替越人手足从事农活”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仁杰;广州地区汉墓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黄如琅;明清广府地区屋面瓦作初探[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黄秋红;广西东汉墓的考古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思思;汉代建筑明器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851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851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a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