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秦汉时期海贝遗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4 06:58
中国古代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使用海贝,夏代海贝使用增多、范围扩大,史前至夏代为中国古代海贝使用的初始期;商周时代为海贝使用的辉煌期,其中商代步入兴盛期,两周时期达到高潮,可谓“爆发期”;到了秦汉,海贝的使用进入了快速衰落期,使用海贝的习俗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此后的整个封建时代,大量而广泛使用海贝的历史一去不返。中国古代出土海贝的遗址类型主要为墓葬,上述海贝使用情况的历史趋势在随葬海贝的各时期墓葬中皆有明确反映。海贝的随葬位置和方式上,史前时期至夏代较为单一,商周时代较为复杂,到了秦汉时期又开始简化。仿制海贝的材质及其制作、加工工艺方面呈现的阶段特征为:史前至商周,仿制的种类越来越多,加工工艺越来越复杂;到了秦汉时代,种类锐减,加工工艺呈现简单化趋势。中国古代所用海贝的主要功用包括装饰、交换中介(或货币,含财富象征)、宗教意义、护身符等,都是人群生存与更好生存需求的体现。海贝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应时期、相应地域的社会状况及彼此间的关系,使用海贝的地域范围、多寡、方式等都基于相应的社会生存状况。海贝集中分布于一些地域、时段及在一定时段出现在多大的地域范围,本身表明这不是偶然,而是充分反映了其背后紧密关联着的族群及其文明,某种程度上是中国文明形成、发展道路的反映。自新石器时代末期到秦汉时期是东亚先民广泛使用海贝的时期,是人群开发海洋资源的一个重要例证。在这3000余年间,海贝之外的“海产品”很少发现,表明先民对海贝的一致钟爱,见证了各地人群间共同价值观形成的大致过程。在较早成熟的黄河流域文明的“磁场”内,中心与周边、中心各地域之间相互渗入并吸收彼此的文化因素,终于促成了发展至今的统一多民族格局。由类似海贝等物质而生发的共同价值观是形成该格局的内在基础。“海贝流动运动”所反映的人群间的互动关系,印证了中国文明的构成元素部分“外来”的事实,从而说明中国文明从来都不是完全封闭发展的。只不过那些“外来”元素最终都被古代中国的核心文明群体所“融解”,而不再是其本来面貌。“外来”与“核心”共同铸就了整体意义上的中国文明。中国古代往来海域与内陆的交通线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大致被开拓出来,并得到此后长期的沿用和巩固,是中国统一多样化文明形成的重要条件。总之,中国文明诞生于早期人类的自然选择,各群体间的交流活动促成了共同价值观的形成,生存所需的初衷产生了对维持长期交往局面及交往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中心辐射式权力格局由此逐渐形成。内陆地区海贝的大量使用所呈现的近海人群与远海人群的持久交往,或表明了各地域间经济、文化的交融,或证实了人群远距离交通能力的发展等。以类似海贝为载体的持续不断的人群交往促成了东亚大陆上古老的中国文明的形成和巩固,是统一多民族格局建立的非刻意的途径。海贝使用方式、流动路线的前后延续性特征正是中国文明前后相继、不曾中断的体现。这既是人群间长期交往的结果,反过来,在中心辐射式权力格局背景下,这种交往亦是中国文明延续的重要方式。五千余年的海贝流通史展现了古代中国生存文明的演进之路。海贝由主要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零散内地人群的少量使用,发展到三代(特别是商周)普遍而大量的使用,再到统一广域的秦汉帝国时期被逐步淘汰,是经验知识的积累、社会复杂程度的升级以及相应的社会运行模式变迁的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学位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K878.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概况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时空分布
第一节 史前时期
第二节 夏代时期
第三节 商代时期
第四节 两周时期
第五节 秦汉时期
第六节 小结
第二章 利用与技术
第一节 采集
第二节 加工
第三节 功用
第四节 仿制海贝
第三章 海贝与族群及其互动
第一节 史前时期:文明萌生期的低频沟通
第二节 夏代时期:家国初合后的集中分享
第三节 商代时期:区域强权时的远程控制
第四节 两周时期:国权离分趋势下的繁盛
第五节 秦汉时期:帝国一统后的微弱留恋
第六节 结语:海贝与中国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余论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本文编号:2883217
【学位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K878.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概况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时空分布
第一节 史前时期
第二节 夏代时期
第三节 商代时期
第四节 两周时期
第五节 秦汉时期
第六节 小结
第二章 利用与技术
第一节 采集
第二节 加工
第三节 功用
第四节 仿制海贝
第三章 海贝与族群及其互动
第一节 史前时期:文明萌生期的低频沟通
第二节 夏代时期:家国初合后的集中分享
第三节 商代时期:区域强权时的远程控制
第四节 两周时期:国权离分趋势下的繁盛
第五节 秦汉时期:帝国一统后的微弱留恋
第六节 结语:海贝与中国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余论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覃善恒;李伟;黄森;;“海贝”U盘[J];工业设计;2017年06期
2 冯志臣;;海贝[J];世界文学;1989年04期
3 陈燕虹;;小海贝[J];数学大王(低年级);2017年09期
4 韦苇;;小海贝[J];幼儿教育;2017年Z5期
5 王健 ,金波 ,李重光;海边寄语[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年02期
6 ;摄影欣赏[J];班主任之友;2002年04期
7 蒋家瑞;胡道荣;;拣海贝[J];儿童音乐;2002年10期
8 任光椿;;海贝[J];诗刊;1984年03期
9 唐颖;;海贝[J];上海文学;1990年02期
10 徐新亮;阳光;;教育需要凝聚真情与智慧——记海贝中英文学校总校长黄海燕[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8年Z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必建;先秦秦汉时期海贝遗存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83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883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