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旧人民医院建设用地考古勘探简报
发布时间:2021-02-03 23:15
2018年5~7月,泉州市考古队对泉州市旧人民医院建设用地开展考古勘探工作,发现了宋代至近现代多时期遗迹,并出土了一批相当数量的历史遗物。本文主要对该区域考古勘探工作收获进行简要介绍。
【文章来源】:福建文博. 2020,(01)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DM2
五出土瓷器(一)
泉州市旧人民医院建设用地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打锡街,地处泉州古城南区,东起九一街口,西至中山中路。该片区始于五代泉州城市向南扩大规模的结果,属于泉州古城区核心区。其西北侧有唐子城崇阳门遗址;北侧区域原为部使者馆,宋乾道四年(1168)泉州太守王十朋将其改建为贡院,后多次扩建,元废止,清乾隆四年(1739)泉州知府王廷诤、晋江知县李永书及泉州士绅建督学试院[1][2]。该建设用地历史上“试馆”“行馆”林立,各书坊云集于此。清末民初,科举废止,泉州城内专门制作和销售锡器的作坊店号聚集于此,故名打锡巷。1916年,泉州人何大年、苏德安于此设立“夫妻诊所”,1923年成立永惠妇孺产科医院。1958年8月,永惠妇孺医院、泉州市联合中医院与泉州市民门诊部三家医院负责人主动参加公私合营,合并成立泉州市人民医院。2008年,人民医院搬迁至丰泽街。根据现场情况,本次勘探共布设探沟6条,分布于建设用地的东南角、西北角,试掘面积161平方米。探沟顺序编号为TG1~TG6,每条探沟宽2、长10~13米之间(图二)。
本文编号:3017312
【文章来源】:福建文博. 2020,(01)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DM2
五出土瓷器(一)
泉州市旧人民医院建设用地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打锡街,地处泉州古城南区,东起九一街口,西至中山中路。该片区始于五代泉州城市向南扩大规模的结果,属于泉州古城区核心区。其西北侧有唐子城崇阳门遗址;北侧区域原为部使者馆,宋乾道四年(1168)泉州太守王十朋将其改建为贡院,后多次扩建,元废止,清乾隆四年(1739)泉州知府王廷诤、晋江知县李永书及泉州士绅建督学试院[1][2]。该建设用地历史上“试馆”“行馆”林立,各书坊云集于此。清末民初,科举废止,泉州城内专门制作和销售锡器的作坊店号聚集于此,故名打锡巷。1916年,泉州人何大年、苏德安于此设立“夫妻诊所”,1923年成立永惠妇孺产科医院。1958年8月,永惠妇孺医院、泉州市联合中医院与泉州市民门诊部三家医院负责人主动参加公私合营,合并成立泉州市人民医院。2008年,人民医院搬迁至丰泽街。根据现场情况,本次勘探共布设探沟6条,分布于建设用地的东南角、西北角,试掘面积161平方米。探沟顺序编号为TG1~TG6,每条探沟宽2、长10~13米之间(图二)。
本文编号:3017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017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