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先秦赵国地界的重要佐证史料:“南行唐北界”摩崖石刻

发布时间:2021-02-03 21:04
  繁峙县"南行唐北界"摩崖石刻虽是两汉时期所刻,但为研究先秦赵国地界提供了一个重要作证史料。南行唐县早在战国时期就存在,属赵国管辖;"南行唐北界"摩崖石刻所在区域一直是历代行政区划的分界区;此摩崖石刻所处地理位置符合行政区划划分的"山川形便"原则,与其它地域行政区划分界长久未变一致。 

【文章来源】:邯郸学院学报. 2020,30(01)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先秦赵国地界的重要佐证史料:“南行唐北界”摩崖石刻


战国中山北部疆域图[9]371

示意图,恒山,示意图,常山


图1 战国中山北部疆域图[9]371秦时,南行唐属恒山郡(如图2)。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可知,恒山郡与代郡的分界线以大沙河上游太行山脉为分界线。西汉避文帝讳改为常山郡(如图3)。东汉,南行唐属常山国。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上,如图4所示,泒河的上游,标有一条现在的支流独峪河和当时的泒河(今大沙河上游青羊河)交汇,交汇处是常山郡和并州的分界点。而摩崖石刻所在地神堂堡乡正好是处于青羊河和独峪河的交汇处。

繁峙,阜平


此后,三国时期,南行唐隶属于魏国的常山郡。摩崖石刻所在区是常山郡、中山国、雁门郡的分界区。西晋时期,南行唐还是隶属于常山郡。摩崖石刻所在地是常山郡、雁门郡、幽州的分界线。北魏,属定州,这一区域又是定州、肆州、恒州的分界区。隋朝,属恒山郡,这一区域是恒山郡与雁门郡的分界区。唐代,属恒州,这一区域是恒州、蔚州、代州的分界区。北宋时,属真定府,这一区域是真定府、代州、蔚州的分界区。金代沿袭北宋。元代属真定府,这一区域是真定府、冀宁路、上都路的分界区。明代属真定府,摩崖石刻所在区是真定府、大同府、太原府的分界区。清代属正定府,这一区域是正定府、大同府、代州的分界区。据道光十六年《繁峙县志》记载:繁峙县城“东南至直隶正定府阜平县韩家庄一百五十里”,[11]26又载“大寨口,南接正定府阜平县界”。[11]28又据光绪七年《繁峙县志》“东南一百五十里与直隶阜平县韩家庄界”。[12]207从光绪七年《繁峙县志》中的郡都图(如图5)更可以看出,到光绪年间,繁峙县大寨口和阜平县韩家庄之间是繁峙阜平两县的分界,而摩崖石刻位于大寨口北附近。我们也可以从清同治十三年《阜平县志》中的县境图(如图6)看出,同治年间,大寨口和韩家庄之间是两个县的分界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北行唐县故郡东周遗址[J]. 张春长,齐瑞普,常怀颖,闫炜.  考古. 2018(07)
[2]良乡、广阳二县两汉隶属、县界考[J]. 王安宇.  中国史研究. 2017(01)
[3]赵国置县考——以赵国兵器铭文和玺印考古资料为主[J]. 后晓荣,胡淼.  邯郸学院学报. 2012(02)
[4]战国货币考(十二篇)[J]. 裘锡圭.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02)
[5]试论三晋兵器的国别和年代及其相关问题[J]. 黄盛璋.  考古学报. 1974(01)



本文编号:3017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017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8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