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家店上层文化墓葬分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4 09:54
本文在系统的分析夏家店上层文化墓地材料的基础上,借鉴前人对东北地区考古学文化墓葬的研究,整合夏家店上层文化几个墓地及相关墓葬,从墓葬分类角度出发进行探索,从而深刻认识夏家店上层文化墓葬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及相关问题。全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这部分是研究基础,主要论述选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内容及意义、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二部分:正文。此部分为研究主体,分为4章。第1章整合现有相关墓葬资料,从墓葬形制角度对夏家店上层文化墓葬进行类型的划分;第2章整合夏家店上层文化现有分期的几种看法,对夏家店上层文化有关墓葬重新分期,并得出不同类型墓葬年代与分布的关系;第3章选取墓葬内典型随葬品进行分类研究以此来探讨不同类型墓葬随葬品所反映的文化因素;第4章对墓葬中的随葬品进行等级分类,以此总结墓葬类型、等级的对应关系;第三部分:结语。这部分是研究结论,对全文的论述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提出以后改进的方向。本文从夏家店上层文化墓葬的形制研究入手,按照有无石质葬具将墓葬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型。参照已有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典型随葬品的聚类分析和随葬品反映的墓葬等级,对不同墓葬类型的分布、年代...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小黑石沟85NDXAⅠM3完整型石棺墓平、剖面图
10块,墓室底部用一层规整的石块铺满,墓主人与石棺四壁距离较近,墓室形成的封闭空间十分有限,刚好与墓主人侧身所需空间匹配。图1-1小黑石沟85NDXAⅠM3完整型石棺墓平、剖面图甲Ab型:简易型石棺墓,有的仅用几层石块或石板填满墓圹四壁,有的仅上部叠砌几层大小均匀的石块或石板,底部铺有1层石块或不铺,,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封闭空间但起到了石棺的基本作用,建筑封闭程度不及完整型石棺墓因此予以区别。以小黑石沟93NDXAⅡM23为例,石棺紧贴墓壁四周,上部未见封盖,墓室底部铺有一层石块。小黑石沟92NDXBⅠM7,仅距墓口26厘米处发现较为集中的石块垒砌,共有五层,其余位置没有发现。图1-2小黑石沟93NDXAⅡM23、92NDXBⅠM7简易型石棺墓平、剖面图
11甲B型:石椁墓,指用木棺或石棺盛放尸体加之随葬品形成封闭空间后,墓圹四周用几层石块或石板叠砌,起到包裹保护木棺或石棺的作用,木棺或石棺和石椁中间有一定的空间距离。虽然都是石块或石板叠砌形成墓室,但与甲A型相区分的是,此型墓葬,一定要使用木棺或石棺盛放尸体外加一层椁,总共两层形成棺椁相套的状态。若只有一组石质结构应称之为棺而不是椁。目前关于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墓葬还未发现石棺外套石椁的形制,因此本文划分为石椁墓的墓葬都为木棺石椁墓。以小黑石沟85NDXAⅠM1为例,墓室中部放置木棺,墓壁四周紧贴形制规整的石椁,外框用大石块包边,内部缝隙用小石块填充。图1-3小黑石沟85NDXAⅠM1石椁墓平、剖面图甲C型:石盖墓,指在地表向下挖长条形土坑竖穴,用2到5块石板盖在墓葬坑口,形成封闭空间,墓葬外部可能有山丘形状的封土,封土外则看不到再封石的现象。以河北平泉东南沟黄窝子沟M8为例,体积略小,墓口用三块长方形石板封盖,墓顶有封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夏家店上层文化石构墓葬初步研究[J]. 赵少军. 地域文化研究. 2018(02)
[2]夏家店上层文化祭祀性遗存初探[J]. 党郁,孙金松. 草原文物. 2016(01)
[3]从夏家店上层文化青铜器看草原金属之路[J]. 邵会秋,杨建华. 考古. 2015(10)
[4]夏家店上层文化石锤斧的初步研究[J]. 韩金秋. 草原文物. 2015(01)
[5]后太平墓地分期研究——以陶器的类型学分析为依据[J]. 梁会丽. 边疆考古研究. 2014(01)
[6]浅探冀北地区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存[J]. 洪猛,王聪. 考古与文物. 2014(03)
[7]夏家店上层文化铜刀的科学分析[J]. 李延祥,杨菊.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4(02)
[8]后太平遗址夏家店上层文化因素辨析[J]. 梁会丽. 草原文物. 2014(01)
[9]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研究(下)[J]. 王继红,吕砚. 文物春秋. 2014(01)
[10]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研究(上)[J]. 王继红,吕砚. 文物春秋. 2013(06)
博士论文
[1]玉皇庙文化初步研究[D]. 洪猛.吉林大学 2014
[2]中国东北地区石棚研究[D]. 华玉冰.吉林大学 2008
[3]中国东北系青铜短剑研究[D]. 吕军.吉林大学 2006
[4]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D]. 赵宾福.吉林大学 2005
[5]太行山两翼北方青铜文化的演进及其与夏商西周文化的互动[D]. 蒋刚.吉林大学 2006
[6]中国东北地区青铜时代石棺墓遗存的考古学研究[D]. 郑大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硕士论文
[1]辽西东部区春秋晚至战国时期非燕遗存文化类型研究[D]. 苏哲.辽宁大学 2019
[2]东大杖子墓地葬制初步考察[D]. 于佳灵.辽宁大学 2018
[3]夏家店上层文化青铜兵器研究[D]. 徐唯轩.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
[4]辽宁建昌东大杖子墓地研究[D]. 赵鹏.辽宁师范大学 2017
[5]东大杖子墓地研究[D]. 张依依.辽宁大学 2016
[6]夏家店上层文化渊源考[D]. 顾继慧.吉林大学 2007
[7]东北地区的直銎铜斧[D]. 张智勇.吉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18123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小黑石沟85NDXAⅠM3完整型石棺墓平、剖面图
10块,墓室底部用一层规整的石块铺满,墓主人与石棺四壁距离较近,墓室形成的封闭空间十分有限,刚好与墓主人侧身所需空间匹配。图1-1小黑石沟85NDXAⅠM3完整型石棺墓平、剖面图甲Ab型:简易型石棺墓,有的仅用几层石块或石板填满墓圹四壁,有的仅上部叠砌几层大小均匀的石块或石板,底部铺有1层石块或不铺,,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封闭空间但起到了石棺的基本作用,建筑封闭程度不及完整型石棺墓因此予以区别。以小黑石沟93NDXAⅡM23为例,石棺紧贴墓壁四周,上部未见封盖,墓室底部铺有一层石块。小黑石沟92NDXBⅠM7,仅距墓口26厘米处发现较为集中的石块垒砌,共有五层,其余位置没有发现。图1-2小黑石沟93NDXAⅡM23、92NDXBⅠM7简易型石棺墓平、剖面图
11甲B型:石椁墓,指用木棺或石棺盛放尸体加之随葬品形成封闭空间后,墓圹四周用几层石块或石板叠砌,起到包裹保护木棺或石棺的作用,木棺或石棺和石椁中间有一定的空间距离。虽然都是石块或石板叠砌形成墓室,但与甲A型相区分的是,此型墓葬,一定要使用木棺或石棺盛放尸体外加一层椁,总共两层形成棺椁相套的状态。若只有一组石质结构应称之为棺而不是椁。目前关于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墓葬还未发现石棺外套石椁的形制,因此本文划分为石椁墓的墓葬都为木棺石椁墓。以小黑石沟85NDXAⅠM1为例,墓室中部放置木棺,墓壁四周紧贴形制规整的石椁,外框用大石块包边,内部缝隙用小石块填充。图1-3小黑石沟85NDXAⅠM1石椁墓平、剖面图甲C型:石盖墓,指在地表向下挖长条形土坑竖穴,用2到5块石板盖在墓葬坑口,形成封闭空间,墓葬外部可能有山丘形状的封土,封土外则看不到再封石的现象。以河北平泉东南沟黄窝子沟M8为例,体积略小,墓口用三块长方形石板封盖,墓顶有封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夏家店上层文化石构墓葬初步研究[J]. 赵少军. 地域文化研究. 2018(02)
[2]夏家店上层文化祭祀性遗存初探[J]. 党郁,孙金松. 草原文物. 2016(01)
[3]从夏家店上层文化青铜器看草原金属之路[J]. 邵会秋,杨建华. 考古. 2015(10)
[4]夏家店上层文化石锤斧的初步研究[J]. 韩金秋. 草原文物. 2015(01)
[5]后太平墓地分期研究——以陶器的类型学分析为依据[J]. 梁会丽. 边疆考古研究. 2014(01)
[6]浅探冀北地区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存[J]. 洪猛,王聪. 考古与文物. 2014(03)
[7]夏家店上层文化铜刀的科学分析[J]. 李延祥,杨菊.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4(02)
[8]后太平遗址夏家店上层文化因素辨析[J]. 梁会丽. 草原文物. 2014(01)
[9]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研究(下)[J]. 王继红,吕砚. 文物春秋. 2014(01)
[10]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研究(上)[J]. 王继红,吕砚. 文物春秋. 2013(06)
博士论文
[1]玉皇庙文化初步研究[D]. 洪猛.吉林大学 2014
[2]中国东北地区石棚研究[D]. 华玉冰.吉林大学 2008
[3]中国东北系青铜短剑研究[D]. 吕军.吉林大学 2006
[4]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D]. 赵宾福.吉林大学 2005
[5]太行山两翼北方青铜文化的演进及其与夏商西周文化的互动[D]. 蒋刚.吉林大学 2006
[6]中国东北地区青铜时代石棺墓遗存的考古学研究[D]. 郑大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硕士论文
[1]辽西东部区春秋晚至战国时期非燕遗存文化类型研究[D]. 苏哲.辽宁大学 2019
[2]东大杖子墓地葬制初步考察[D]. 于佳灵.辽宁大学 2018
[3]夏家店上层文化青铜兵器研究[D]. 徐唯轩.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
[4]辽宁建昌东大杖子墓地研究[D]. 赵鹏.辽宁师范大学 2017
[5]东大杖子墓地研究[D]. 张依依.辽宁大学 2016
[6]夏家店上层文化渊源考[D]. 顾继慧.吉林大学 2007
[7]东北地区的直銎铜斧[D]. 张智勇.吉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18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018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