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渤海遗存的分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7 17:33
  渤海国存于公元698926年,疆域涵盖今中国东北、朝鲜半岛东北部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统治集团以粟末靺鞨族群为主,历经十一世十五王。渤海政权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学习唐王朝,与中原政权存在册封、朝贡的关系,中原史书誉称其为“海东盛国”,在东北亚历史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全文共分为5章,具体如下。第1章为绪论。简要介绍了渤海社会的发展状况,阐述本文的研究对象与时空范围问题。发现简史部分概述了五类遗存中的关键性遗址,并对研究现状予以回顾、分析,该命题的学术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此为本文得以撰写的直接原因。最后,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第2章为基础材料的梳理。渤海遗存的确认多数是依据考古调查,但考古调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加之调查者自身的学术素养不一,导致部分遗存同高句丽、靺鞨或辽金时期的遗存相混淆。本文以渤海典型的遗物、遗迹作为考察标准,同时参考其它因素,对八个自然地理区域内城址、墓葬、旷野型建筑址、寺庙址与村落址等五类“渤海遗存”进行了逐一辨识。将辨识后的遗存分为可确定时代、不可确定时代与可排除的三组。其中,可确定时代的渤海遗存约占总数的一半,后文研究均以...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5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及时空范围
    1.2 发现简史与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思路
第2章 渤海遗存的分布与分类
    2.1 Ⅰ区图们江流域分布区
        2.1.1 城址
        2.1.2 墓葬
        2.1.3 旷野型建筑址
        2.1.4 寺庙址
        2.1.5 村落址
    2.2 Ⅱ区牡丹江流域分布区
        2.2.1 城址
        2.2.2 墓葬
        2.2.3 旷野型建筑址
        2.2.4 寺庙址
        2.2.5 村落址
    2.3 Ⅲ区鸭绿江流域分布区
        2.3.1 城址
        2.3.2 墓葬
        2.3.3 旷野型建筑址
        2.3.4 寺庙址
        2.3.5 村落址
    2.4 Ⅳ区第二松花江流域分布区
        2.4.1 城址
        2.4.2 墓葬
        2.4.3 旷野型建筑址
        2.4.4 寺庙址
        2.4.5 村落址
    2.5 Ⅴ区辽河流域分布区
        2.5.1 城址
        2.5.2 墓葬
        2.5.3 旷野型建筑址
        2.5.4 寺庙址
        2.5.5 村落址
    2.6 Ⅵ区绥芬河流域分布区
        2.6.1 城址
        2.6.2 墓葬
        2.6.3 旷野型建筑址
        2.6.4 寺庙址
        2.6.5 村落址
    2.7 Ⅶ区朝鲜东海岸一带分布区
        2.7.1 城址
        2.7.2 墓葬
        2.7.3 旷野型建筑址
        2.7.4 寺庙址
        2.7.5 村落址
    2.8 Ⅷ区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中东部分布区
        2.8.1 城址
        2.8.2 墓葬
        2.8.3 旷野型建筑址
        2.8.4 寺庙址
        2.8.5 村落址
第3章 渤海遗存的文化分区
    3.1 图们江流域渤海遗存的研究
        3.1.1 和龙龙海墓区
        3.1.2 和龙河南屯墓葬
        3.1.3 和龙北大墓葬
        3.1.4 图们江流域的佛教遗存
    3.2 牡丹江流域渤海遗存的研究
        3.2.1 六顶山墓葬
        3.2.2 永胜遗址
        3.2.3 细鳞河遗址
        3.2.4 虹鳟鱼场墓地
        3.2.5 三灵坟墓葬
    3.3 鸭绿江流域渤海遗存的研究
        3.3.1 国内城、长白古城与河南屯城址
        3.3.2 民主村遗址
    3.4 第二松花江流域渤海遗存的研究
        3.4.1 东清墓葬
        3.4.2 永安遗址
        3.4.3 大海猛遗址
        3.4.4 查里巴遗址
        3.4.5 老河深遗址
    3.5 绥芬河流域渤海遗存的研究
        3.5.1 小地营遗址
        3.5.2 契尔良基诺5 号墓地
    3.6 朝鲜东海岸一带渤海遗存的研究
        3.6.1 坪里墓葬
        3.6.2 弓心墓群
    3.7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中东部渤海遗存的研究
        3.7.1 罗希诺墓地
        3.7.2 新戈尔杰耶夫斯科耶村落址
        3.7.3 科克沙罗夫卡-8 建筑址
    3.8 渤海各区域遗存特点及文化分区
        3.8.1 图们江流域遗存特点
        3.8.2 牡丹江流域遗存特点
        3.8.3 鸭绿江流域遗存特点
        3.8.4 第二松花江流域遗存特点
        3.8.5 绥芬河流域遗存特点
        3.8.6 朝鲜东海岸一带遗存特点
        3.8.7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中东部遗存特点
        3.8.8 渤海遗存文化区的划分
第4章 渤海遗存的核心与边缘分区
    4.1 渤海核心区—边缘区的划分
        4.1.1 核心区—边缘区的自然因素考察
        4.1.2 核心区—边缘区的社会因素考察
        4.1.3 核心区—边缘区的划分结果
        4.1.4 渤海核心区的形成过程考察
    4.2 渤海的都城与五京制度
        4.2.1 历史地理学视角下的研究
        4.2.2 考古学视角下的研究
        4.2.3 渤海五京的设置
        4.2.4 渤海五京制度的内涵
        4.2.5 渤海五京制度的作用
    4.3 渤海的政治结构考察
        4.3.1 7世纪末至8 世纪50 年代末
        4.3.2 8世纪50 年代末至9 世纪30 年代
        4.3.3 9世纪30 年代至10 世纪前期
        4.3.4 核心与边缘分区下的政治体制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0383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0383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5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