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北魏《始平公造像记》与《石门铭》摩崖比较研究 ——兼论北魏以后魏碑艺术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1-03-28 10:24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一种新书体,它主要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时期的各种石刻书迹,由于在北朝元魏时期最为盛行,故称其为“北魏体”简称“魏碑”或“北碑”。魏碑书体大致可分为造像记、摩崖、碑碣、墓志四种类别。单从其点画特征上又可分为以《龙门二十品》造像记为代表的方笔体系和以《石门铭》摩崖为代表的圆笔体系,这两种体系又是魏碑书体“斜画紧结”结体和“平画宽结”结体的代表。本文选取北魏《龙门二十品》中著名的《始平公造像记》,通过和《石门铭》摩崖在艺术特点、笔法、结体、章法、审美价值诸多方面进行比较,以“方笔”和“圆笔”为切入点,来揭示魏碑书法艺术的笔法之妙、结体之奇、气势之强、变化之大等其它书体无法比拟的独特魅力,同时兼对北魏以后魏碑艺术的发展做全方位的研究。本文首先对魏碑的类别、艺术特点和成因进行分析和阐述后,进而对两种魏碑体系的代表《始平公造像记》与《石门铭》摩崖从艺术特点方面进行个案研究,主要对《始平公造像记》与《石门铭》摩崖进行笔法、结体、章法等等方面的比较和分析;又对《始平公造像记》的方笔是否是刻工镌刻所至进行了考证;同时针对刻工对魏碑书法艺术的再创造进行分析和论证。而后...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北魏《始平公造像记》与《石门铭》摩崖比较研究 ——兼论北魏以后魏碑艺术的发展


北魏鲜卑人舞乐俑

墓志,题额,楷书,孝文帝


用楷书书写。另外,这一时期的碑志题额已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往碑志题额多用篆书、隶书,北魏后期出现了楷书题额。像《马鸣寺根法师碑》、(图1一2)《张猛龙碑》碑额(图1一3),《穆纂墓志》、《元延妻穆玉容墓志》志盖等等。前文己经提到,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墓志之风大兴,这其中最具代表的有北魏宗室元氏墓志,这些墓志石质优良,刻工精细,这类魏碑的特点是:点画丰满,呈歌斜之势,撇捺夸张。除了元氏墓志系列外,其它的碑刻、墓志、造像记,在体势上也多采用元氏墓志字体的体势。“因为北方这类楷书首先在洛阳地区的上流社会流行,我们不妨称为‘洛阳体”’。压这种体势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

墓志,题额,楷书,孝文帝


用楷书书写。另外,这一时期的碑志题额已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往碑志题额多用篆书、隶书,北魏后期出现了楷书题额。像《马鸣寺根法师碑》、(图1一2)《张猛龙碑》碑额(图1一3),《穆纂墓志》、《元延妻穆玉容墓志》志盖等等。前文己经提到,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墓志之风大兴,这其中最具代表的有北魏宗室元氏墓志,这些墓志石质优良,刻工精细,这类魏碑的特点是:点画丰满,呈歌斜之势,撇捺夸张。除了元氏墓志系列外,其它的碑刻、墓志、造像记,在体势上也多采用元氏墓志字体的体势。“因为北方这类楷书首先在洛阳地区的上流社会流行,我们不妨称为‘洛阳体”’。压这种体势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海二议[J]. 雪涅.  书法. 2006 (08)
[2]论魏碑体[J]. 华人德.  中国书法. 2000 (06)



本文编号:3105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105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5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