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山西浮山桥北及乡宁内阳垣先秦时期人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6 17:29
  本文研究的人骨标本分别出自山西省南部浮山桥北商代晚期至春秋晚期墓葬和乡宁内阳垣夏代、春秋时期墓葬。浮山桥北遗址与《史记·晋世家》中记载的“河、汾之东、方百里”的唐国有关,是夏商时期存在的一个方国政权。商代晚期人骨标本是带墓道的方国首领级别大墓的殉人,春秋中、晚期人骨出自中小型墓。乡宁内阳垣在晋国占领之前原为戎狄的领地。这两批材料,是对山西南部商代晚期至春秋时期居民种系构成及其演变研究的补充,结合西周晚期至战国晚期山西南部天马曲村、侯马上马、侯马乔村几处墓地的体质人类学资料,其年代跨度恰好与晋国的始末相关,对于研究晋国居民种系构成及其演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乡宁内阳垣春秋时期人骨资料直接关系到春秋时期山西南部戎狄人群的种系类型的确定。本文运用体质形态比较方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眶上孔与舌下神经管二分遗传性状的发生率比较方法,对颅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体质人类学研究表明,浮山桥北墓地、乡宁内阳垣墓地人骨所代表的居民均属于亚洲蒙古人种的范畴,与东亚蒙古人种类型比较接近。乡宁内阳垣组所代表的戎狄人群可归于朱泓先生提出的先秦时期人种类型体系中的古华北类型,但是由于其特定的年代和特殊的地...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2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山西浮山桥北及乡宁内阳垣先秦时期人骨研究


浮山县桥北墓地及乡宁县内阳垣墓地的地理位置

地理分布图,地理分布,人群,庙子沟


图 6.1 新石器时代 11 组人群的地理分布Fig.6.1 Location of 11 ancient groups1.乡宁内阳垣组 2.仰韶文化合并组 3.庙底沟组 4.陶寺组 5. 阳山组 6. 菜园村组 7.昙石山组 8. 西夏侯组 9. 呈子组 10. 姜家梁组 11. 庙子沟组

乡宁,树状聚类图,组间,男性


山西浮山桥北及乡宁内阳垣先秦时期人骨研究组首先聚类,并且与黄河中下游各组构成具有相对密切亲缘关系的第一村组与阳山组首先聚类,与第一集群具有非常疏远的关系,昙石山组也有很大的偏离。总的来说,新石器时代各组分为中原地区、西北地区集区的昙石山组显然与之关系疏远。如此聚类,分别与先秦时期古代人种中原类型、古西北类型相对应,昙石山归属于古华南类型(图 6.2)* * * * * * H I E R A R C H I C A L C L U S T E R A N A L Y S I S * * * Dendrogram using Average Linkage (Between Groups)Rescaled Distance Cluster Combin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戎狄族源的考古学研究[J]. 王克林.  文物世界. 2004(02)
[2]天上掉下晋文化(上)[J]. 田建文.  文物世界. 2004(02)
[3]乡宁县内阳垣清理一批夏、春秋时期墓葬[J]. 许文胜,张红娟,李林.  文物世界. 2004(01)
[4]河北阳原姜家梁新石器时代遗址头骨非测量性状的观察与研究[J]. 李法军,朱泓.  人类学学报. 2003(03)
[5]内蒙古长城地带的古代种族[J]. 朱泓.  边疆考古研究. 2002(00)
[6]中国南方地区的古代种族[J]. 朱泓.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03)
[7]中国和西方化石人头骨面部三项非测量性状的比较[J]. 周文莲,吴新智.  人类学学报. 2002(02)
[8]中国古代人骨眶上孔和舌下神经管二分发生率的调查与日本人起源问题的讨论[J]. 谭婧泽.  人类学学报. 2002(01)
[9]现代人头骨面部几项非测量性状的观察[J]. 周文莲,吴新智.  人类学学报. 2001(04)
[10]陶寺居民人类学类型的研究[J]. 李法军.  文物春秋. 2001(04)

博士论文
[1]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人骨研究[D]. 张全超.吉林大学 2005
[2]河北阳原姜家梁新石器时代人骨研究[D]. 李法军.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41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141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5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