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家山M111出土编钟的音乐考古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6 00:56
叶家山M111出土的5件青铜礼乐器,包含1件铜镈、4件甬钟。铜镈与4件甬钟,在形制、纹饰、音响性能、成组方式、编列规模等方面都具有其特点。对这些出土乐器所做的分析和研究,将填补西周早期汉江流域乐悬资料的空白,并为探究早期乐悬音列结构的阶段性发展、编列组合及其成因、铜镈传播路径及其文化内涵提供弥足珍贵的资料。
【文章来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随州叶家山墓地曾侯墓的年代和序列[J]. 张天恩. 文物. 2016(10)
[2]再说西周金文中的“南公”——二论叶家山西周曾国墓地的族属[J]. 黄凤春,胡刚. 江汉考古. 2014(05)
[3]说西周金文中的“南公”——兼论随州叶家山西周曾国墓地的族属[J]. 黄凤春,胡刚. 江汉考古. 2014(02)
[4]叶家山M111号墓编钟初步研究[J]. 方勤.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4(01)
[5]宝鸡眉县杨家村窖藏单氏家族青铜器群座谈纪要[J]. 王辉,刘军社,刘怀君. 考古与文物. 2003(03)
[6]湖北石首出土商代青铜器[J]. 戴修政. 文物. 2000(11)
[7]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二次发掘[J]. 孙华,张奎,张崇宁,孙庆伟. 文物. 1994(01)
[8]我国南方几何形印纹陶遗存的分区、分期及其有关问题[J]. 李伯谦.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01)
[9]古编钟的声学特性[J]. 陈通,郑大瑞. 声学学报. 1980(03)
[10]“长盉铭释文”注解[J]. 李亚农. 考古学报. 1955(01)
本文编号:3170924
【文章来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随州叶家山墓地曾侯墓的年代和序列[J]. 张天恩. 文物. 2016(10)
[2]再说西周金文中的“南公”——二论叶家山西周曾国墓地的族属[J]. 黄凤春,胡刚. 江汉考古. 2014(05)
[3]说西周金文中的“南公”——兼论随州叶家山西周曾国墓地的族属[J]. 黄凤春,胡刚. 江汉考古. 2014(02)
[4]叶家山M111号墓编钟初步研究[J]. 方勤.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4(01)
[5]宝鸡眉县杨家村窖藏单氏家族青铜器群座谈纪要[J]. 王辉,刘军社,刘怀君. 考古与文物. 2003(03)
[6]湖北石首出土商代青铜器[J]. 戴修政. 文物. 2000(11)
[7]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二次发掘[J]. 孙华,张奎,张崇宁,孙庆伟. 文物. 1994(01)
[8]我国南方几何形印纹陶遗存的分区、分期及其有关问题[J]. 李伯谦.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01)
[9]古编钟的声学特性[J]. 陈通,郑大瑞. 声学学报. 1980(03)
[10]“长盉铭释文”注解[J]. 李亚农. 考古学报. 1955(01)
本文编号:31709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170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