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滕州北台上遗址植物大遗存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27 09:38
北台上遗址是一处薛河流域存续时间较长的遗址,包含了龙山文化时期、战国秦汉、宋元和明清时期的文化遗存,所发现的遗迹遗物为复原北台上遗址先民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一方面,海岱地区龙山文化时期植物考古已经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但是依然存在考古工作开展分布不均衡的现状,尤其是鲁中南地区植物考古比较薄弱,所以系统的植物考古研究亟待开展。另一方面,历史时期植物考古目前主要聚焦在秦汉之前,后段涉及较少。北台上遗址此次发现了丰富史前和历史时期植物遗存,为该地区植物考古积累了材料。本文通过对2016年度北台上遗址植物遗存分析,揭示了遗址先民对于植物的利用和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同时结合遗迹背景尝试探索龙山文化时期聚落内部人类活动。本文在研究方法上,除了应用绝对数量、百分比及出土概率外,着重使用了对应分析。将植物遗存出土密度作为基础的数据,通过对应分析,来建立植物遗存与各类遗迹、探方之间的空间关系,从而更好的解释聚落中人类与植物的互动。北台上遗址出土农作物占全部植物遗存的近八成,共39380粒,使我们对遗址先民农作物结构的历时性变化和农业发展状况有了直观的认识。农作物共发现13种,包括粟、黍、小麦、水稻...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遗址背景与研究材料
一、遗址背景
二、研究材料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采样方法
二、提取方法
三、实验室鉴定方法
四、分析方法
第四节 研究综述
一、海岱地区龙山时期植物考古发现与研究
二、战国秦汉时期植物的发现与研究
三、宋元时期农业经济发展概况及研究
第二章 北台上遗址植物大遗存鉴定结果
第一节 农作物
第二节 杂草
第三节 木本植物
第四节 其他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植物遗存的时空分布
第一节 时间分布
一、各类遗存的数量百分比历时性比较
二、农作物数量百分比和出土概率历时性变化
三、果类及其他可能被利用遗存的历时性变化
第二节 空间分布
一、龙山时期植物遗存空间分析
二、战国秦汉时期植物遗存空间分析
三、宋元时期植物遗存空间分析
第四章 相关讨论
第一节 龙山时期
一、龙山时期农业发展状况
二、植物遗存表现的谷物加工证据
第二节 战国秦汉时期
一、农作物结构
二、不同视野下的植物遗存表现——北台上遗址与邾国故城比较
第三节 宋元时期
一、农作物结构
二、水稻的明显收缩
三、小麦主粮地位的确立——来自植物遗存的佐证
四、蚕桑副业
第五章 结语
图版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东临淄齐故城阚家寨遗址B区第Ⅰ地点植物遗存浮选结果及初步分析[J]. 陈雪香,马方青,徐龙国,白云翔,王祁. 中国农史. 2018(02)
[2]山东章丘宁家埠遗址(2016)炭化植物遗存分析[J]. 魏娜,袁广阔,王涛,张溯,郭荣臻,靳桂云. 农业考古. 2018(01)
[3]海岱地区史前稻遗存研究[J]. 靳桂云,郭荣臻,魏娜. 东南文化. 2017(05)
[4]元上都西关厢遗址植物遗存综合研究[J]. 孙永刚,田小冬,塔拉,岳够明. 中国农史. 2017(05)
[5]国内若干考古遗址出土小豆(Vigna angularis)遗存的初步考察[J]. 陶大卫. 西部考古. 2017(03)
[6]尺寸与成分:考古材料揭示黄河中下游地区大豆起源与驯化历程[J]. 陈雪香,马方青,张涛. 中国农史. 2017(03)
[7]河南荥阳官庄遗址两周时期人牙结石的植物淀粉粒[J]. 陶大卫,陈朝云. 人类学学报. 2018(03)
[8]古代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迁与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J]. 曾潍嘉.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04)
[9]安徽宿州芦城孜遗址2013年度浮选结果分析报告[J]. 王育茜,陈松涛,贾庆元,高雷,靳桂云. 海岱考古. 2016(00)
[10]山东日照市六甲庄遗址2007年发掘简报[J]. 方辉,陈雪香,惠夕平. 考古. 2016(11)
博士论文
[1]黄河流域史前至两汉小麦种植与推广研究[D]. 李成.西北大学 2014
[2]中国古代粟作研究[D]. 何红中.南京农业大学 2010
[3]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农业稳定性考察[D]. 陈雪香.山东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山东邹城邾国故城(2015)东周至西汉植物考古观察[D]. 马方青.山东大学 2017
[2]济南大辛庄、刘家庄商代先民食物结构研究[D]. 宫玮.山东大学 2016
[3]城子崖遗址龙山文化环境与资源初步研究[D]. 刘江涛.山东大学 2015
[4]唐宋山东经济盛衰研究[D]. 尚旭华.山东师范大学 2014
[5]胶东地区史前水田研究[D]. 郑晓蕖.山东大学 2014
[6]云南澄江学山遗址植物大遗存分析[D]. 王祁.山东大学 2014
[7]宋代农作物品种发展研究[D]. 马亮.河南大学 2011
[8]农业自然灾害与宋代粮食安全[D]. 刘双怡.四川师范大学 2011
[9]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山东地区纺轮浅析[D]. 王迪.山东大学 2009
[10]元代农业灾害研究[D]. 龚光明.南京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07339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遗址背景与研究材料
一、遗址背景
二、研究材料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采样方法
二、提取方法
三、实验室鉴定方法
四、分析方法
第四节 研究综述
一、海岱地区龙山时期植物考古发现与研究
二、战国秦汉时期植物的发现与研究
三、宋元时期农业经济发展概况及研究
第二章 北台上遗址植物大遗存鉴定结果
第一节 农作物
第二节 杂草
第三节 木本植物
第四节 其他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植物遗存的时空分布
第一节 时间分布
一、各类遗存的数量百分比历时性比较
二、农作物数量百分比和出土概率历时性变化
三、果类及其他可能被利用遗存的历时性变化
第二节 空间分布
一、龙山时期植物遗存空间分析
二、战国秦汉时期植物遗存空间分析
三、宋元时期植物遗存空间分析
第四章 相关讨论
第一节 龙山时期
一、龙山时期农业发展状况
二、植物遗存表现的谷物加工证据
第二节 战国秦汉时期
一、农作物结构
二、不同视野下的植物遗存表现——北台上遗址与邾国故城比较
第三节 宋元时期
一、农作物结构
二、水稻的明显收缩
三、小麦主粮地位的确立——来自植物遗存的佐证
四、蚕桑副业
第五章 结语
图版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东临淄齐故城阚家寨遗址B区第Ⅰ地点植物遗存浮选结果及初步分析[J]. 陈雪香,马方青,徐龙国,白云翔,王祁. 中国农史. 2018(02)
[2]山东章丘宁家埠遗址(2016)炭化植物遗存分析[J]. 魏娜,袁广阔,王涛,张溯,郭荣臻,靳桂云. 农业考古. 2018(01)
[3]海岱地区史前稻遗存研究[J]. 靳桂云,郭荣臻,魏娜. 东南文化. 2017(05)
[4]元上都西关厢遗址植物遗存综合研究[J]. 孙永刚,田小冬,塔拉,岳够明. 中国农史. 2017(05)
[5]国内若干考古遗址出土小豆(Vigna angularis)遗存的初步考察[J]. 陶大卫. 西部考古. 2017(03)
[6]尺寸与成分:考古材料揭示黄河中下游地区大豆起源与驯化历程[J]. 陈雪香,马方青,张涛. 中国农史. 2017(03)
[7]河南荥阳官庄遗址两周时期人牙结石的植物淀粉粒[J]. 陶大卫,陈朝云. 人类学学报. 2018(03)
[8]古代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迁与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J]. 曾潍嘉.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04)
[9]安徽宿州芦城孜遗址2013年度浮选结果分析报告[J]. 王育茜,陈松涛,贾庆元,高雷,靳桂云. 海岱考古. 2016(00)
[10]山东日照市六甲庄遗址2007年发掘简报[J]. 方辉,陈雪香,惠夕平. 考古. 2016(11)
博士论文
[1]黄河流域史前至两汉小麦种植与推广研究[D]. 李成.西北大学 2014
[2]中国古代粟作研究[D]. 何红中.南京农业大学 2010
[3]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农业稳定性考察[D]. 陈雪香.山东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山东邹城邾国故城(2015)东周至西汉植物考古观察[D]. 马方青.山东大学 2017
[2]济南大辛庄、刘家庄商代先民食物结构研究[D]. 宫玮.山东大学 2016
[3]城子崖遗址龙山文化环境与资源初步研究[D]. 刘江涛.山东大学 2015
[4]唐宋山东经济盛衰研究[D]. 尚旭华.山东师范大学 2014
[5]胶东地区史前水田研究[D]. 郑晓蕖.山东大学 2014
[6]云南澄江学山遗址植物大遗存分析[D]. 王祁.山东大学 2014
[7]宋代农作物品种发展研究[D]. 马亮.河南大学 2011
[8]农业自然灾害与宋代粮食安全[D]. 刘双怡.四川师范大学 2011
[9]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山东地区纺轮浅析[D]. 王迪.山东大学 2009
[10]元代农业灾害研究[D]. 龚光明.南京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07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207339.html